第129章(1 / 3)
然后接过龚敬手中的长剑,将自己的一缕长发割了下来。
“自今日起,减膳撤乐。内帑之银,即日充作军饷!”
原本想要说话的众人一个个都沉默了,有人庆幸,有人失望,有人敬佩,也有人惊骇,不过表面上倒是纷纷下跪叩拜。
“陛下,何至于此啊!!!!是臣等无能,竟让陛下断发!!!”一个大臣哭喊着扑到靖安帝的脚下,哽咽道!
其他人也纷纷哭喊成一片。
不少眼尖的已经是效仿龚敬开始找工具给自己剪发了,只是作为文臣不像龚敬那般粗鲁,而是将落发都小心翼翼的收了起来。
只是参加了一回新帝的百官宴,结果满朝文武皆落发,虽然靖安帝说了减膳撤乐充做军饷,但是这一出也给不少的大臣造成了强烈的心理阴影。
不知道回去之后,有多少的大臣要抱着自己的头发哭呢。
但是断发之风,已经从京城开始蔓延,很快就会成为席卷全国的风暴。
有人感动,有人激励,有人愤恨,有人不满,但是都无法改变既定的事实。
-
宋时一接到龚敬的消息,看到靖安帝说的话,就啧了一声:“什么内帑之银,您那内库都空的能跑马来,还当军饷,耗子看了都得哭。”
贺章接过信倒是没说话,一脸若有所思。
之后全军开会,宋时把龚敬的誓言讲了一番,搞了一个断发仪式,把军衔不低的几个头头都喊了过来,然后亲自在众人面前给贺章剃了个板寸,其他也都剃了头发。
随后,只是一个上午,军营之中大半人开始自己剃发。
宋时一边忙着和工坊那边商量怎么改良现在的头盔,重新根据现在的情况定制更加节约钢料的版本,一边给军营之中加了一笔理发贴津贴,给予那些跟着剃发的将士,钱不多,但是每个月都会有,毕竟头发长的快。
不强制,但是该鼓励的还是要鼓励。
断发在北方虽然有些讨论,但是除了文士以外,很多大众普遍还是愿意接受的,别的不说,光是辽东收的女真汉奴其中不少就是辫子头,女真入侵京师后,京师附近的很多百姓也被强迫剃头。
收复京师后很多人都因此而被歧视,因此龚敬断发消息传出来后,原本那些躲起来而逃过一劫的百姓也深感耻辱,跟着一起断发了。
之前的隔阂反而消失了。
一时之间北方,男子短发反而成了主流。
头发关联孝道,或许很重要,但是对于生存来说,头发也没有那么重要了,毕竟还有很多为了吃上一口饭而出家的人。
断发并不是不可接受的,尤其是当周围都处于同一个短发的环境之中的时候。
想到之前女真逼百姓剃发易服,无数百姓或从或走,但是都视为奇耻大辱,而现在龚敬以收复山河为誓断发,却引得众人纷纷效仿。
实在是有点奇妙。
新帝和龚敬断发的消息传到江南以后倒是引起了轩然大波,哪怕现在还在应付闯王,但是还是有无数的文士抽空对着这件事议论纷纷,在报纸上隔空对骂,让宋时的报社也赚了不少的生意。
尤其是这个消息传开后,宋时安置在江南的募兵点人数暴涨,甚至不少人来报名之前还先把自己的头发剃了,吏员招募也是爆满!
就龚敬和靖安帝的这一波断发操作,虽然反响剧烈,但是在群雄并起的背景中,却以忠义之名占据了正统的位置。
虽然大魏推崇孝道,损伤自身是为不孝,但是他们却以对国尽忠的名义压过了孝。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