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善小记 第132节(3 / 4)
……
颁金节一过,四爷登位的呼声就更高了,甚至传到了民间。
康熙虽然没有下旨立太子,但对身边人明示暗示的询问,几乎都是默认的态度。
他还频繁地往圆明园跑,看弘晖继续种地,看乌希哈养蛋蛋,跟下面七个弟弟斗智斗勇、相亲相爱。
看得多了,他也得了不少童趣,从情绪到身体都觉着轻快。
到了年关,康熙索性将大半朝政都交给四爷处理,自己抢了九州清晏,偷闲躲懒,只每三日召开一次小朝会,说几句和稀泥的场面话。
他少有反驳四爷的决定,纯粹是为了在大臣和儿子们面前露个面,证明自己没有被四爷给劫持或者胁迫了。
……
康熙六十一年正月初八,于乾清宫办千叟宴,上令雍亲王二子赋诗,载于起居注。
正月二十二,令雍亲王代御驾巡视京畿。
四月,康熙赴热河行宫避暑,令雍亲王留京理政,召雍亲王世子、三子随驾,后者勇武过人,在七次围猎中尽拔头筹,康熙赞曰:“不输朕与胤褆当年。”
七月,御驾返京。
康熙今年回来得比往年都早上几个月,虽然还在盛夏中,但他没有感觉到多少酷热难耐。
并不是他耐受度提高,反而是近年身体大不如前,连带着对温度的感知都变得迟钝了。
在木兰围场跑了几圈,又不慎邪风入体,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太医建议他回京好生休养。
此外,康熙提前回宫,还因为日前朝中近三分之一的大臣联名上奏,控告四爷,说他“有负皇恩,妄图改弦易辙,施行苛政,于皇上不孝,于大清不义”。
这种说法虽稍夸张了些,但并非空穴来风。
外人眼中,康熙收到消息起就沉郁不快,告状之众嗅到风向,又是一连数封弹劾直达御前。康熙终忍不住满腔怒火,匆匆回宫,向四爷兴师问罪。
乾清宫内,确如旁人所料,发生了一场气氛沉重的对峙。
“朕还没死呢!”康熙将茶盏摔在四爷面前,咬牙切齿,口不择言,“你这是反了不成?!”
周围跪伏了一地的内侍宫女,皆是浑身战栗。
四爷撩开袍角,直挺挺地跪下,面无异色,“请皇阿玛息怒。”
跟着康熙一同回宫的弘晖也跪在四爷身边,不知该劝暴怒的康熙,还是劝自家固执的阿玛,遂半低着头沉默。
“胤禛,雍亲王,”康熙一字一顿地念着,“你可知错?”
“若皇阿玛是说粮仓亏空,儿臣问责处置四省总督并户部吏部十六人一事,儿臣不知有何错漏之处。”四爷沉声道,“一群国之蛀虫,皇阿玛可是觉得,儿臣罚得太轻了?”
“放肆!”康熙指着他喝骂,“你可知外头怎么说你的?苛政如虎,罔顾上意,其心可诛!!”
朝中部分人对他的评价,四爷怎会不知,他们能顺利告状,还多亏四爷没阻拦。
按照他原本的谋算,他该会在夺得大位、彻底掌权后,才有机会清算这波人。但如今康熙放权,再看到那些人和事,他忍不住。
他还想试探一二。
四爷直视康熙,道:“儿臣只在乎皇阿玛如何看待儿臣。” ↑返回顶部↑
颁金节一过,四爷登位的呼声就更高了,甚至传到了民间。
康熙虽然没有下旨立太子,但对身边人明示暗示的询问,几乎都是默认的态度。
他还频繁地往圆明园跑,看弘晖继续种地,看乌希哈养蛋蛋,跟下面七个弟弟斗智斗勇、相亲相爱。
看得多了,他也得了不少童趣,从情绪到身体都觉着轻快。
到了年关,康熙索性将大半朝政都交给四爷处理,自己抢了九州清晏,偷闲躲懒,只每三日召开一次小朝会,说几句和稀泥的场面话。
他少有反驳四爷的决定,纯粹是为了在大臣和儿子们面前露个面,证明自己没有被四爷给劫持或者胁迫了。
……
康熙六十一年正月初八,于乾清宫办千叟宴,上令雍亲王二子赋诗,载于起居注。
正月二十二,令雍亲王代御驾巡视京畿。
四月,康熙赴热河行宫避暑,令雍亲王留京理政,召雍亲王世子、三子随驾,后者勇武过人,在七次围猎中尽拔头筹,康熙赞曰:“不输朕与胤褆当年。”
七月,御驾返京。
康熙今年回来得比往年都早上几个月,虽然还在盛夏中,但他没有感觉到多少酷热难耐。
并不是他耐受度提高,反而是近年身体大不如前,连带着对温度的感知都变得迟钝了。
在木兰围场跑了几圈,又不慎邪风入体,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太医建议他回京好生休养。
此外,康熙提前回宫,还因为日前朝中近三分之一的大臣联名上奏,控告四爷,说他“有负皇恩,妄图改弦易辙,施行苛政,于皇上不孝,于大清不义”。
这种说法虽稍夸张了些,但并非空穴来风。
外人眼中,康熙收到消息起就沉郁不快,告状之众嗅到风向,又是一连数封弹劾直达御前。康熙终忍不住满腔怒火,匆匆回宫,向四爷兴师问罪。
乾清宫内,确如旁人所料,发生了一场气氛沉重的对峙。
“朕还没死呢!”康熙将茶盏摔在四爷面前,咬牙切齿,口不择言,“你这是反了不成?!”
周围跪伏了一地的内侍宫女,皆是浑身战栗。
四爷撩开袍角,直挺挺地跪下,面无异色,“请皇阿玛息怒。”
跟着康熙一同回宫的弘晖也跪在四爷身边,不知该劝暴怒的康熙,还是劝自家固执的阿玛,遂半低着头沉默。
“胤禛,雍亲王,”康熙一字一顿地念着,“你可知错?”
“若皇阿玛是说粮仓亏空,儿臣问责处置四省总督并户部吏部十六人一事,儿臣不知有何错漏之处。”四爷沉声道,“一群国之蛀虫,皇阿玛可是觉得,儿臣罚得太轻了?”
“放肆!”康熙指着他喝骂,“你可知外头怎么说你的?苛政如虎,罔顾上意,其心可诛!!”
朝中部分人对他的评价,四爷怎会不知,他们能顺利告状,还多亏四爷没阻拦。
按照他原本的谋算,他该会在夺得大位、彻底掌权后,才有机会清算这波人。但如今康熙放权,再看到那些人和事,他忍不住。
他还想试探一二。
四爷直视康熙,道:“儿臣只在乎皇阿玛如何看待儿臣。”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