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1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开始庆幸自己不是走的那一条路,对于系统瞒着时限的事情,也就这样翻了篇不再计较。
  把扔进江里的鱼饵提起来,还没有鱼咬,调整了下鱼钩位置,又扔了进去。
  此时正是入秋九月,芦花像雪一样飘落在衣襟上,银亮的鱼线沉入碧蓝的江水,随着摇橹声,惊起几只白鹭掠过水面,翅膀尖扫过天上的云影。
  西岸的山峦泛着青黛色,桂花香气一阵接过一阵。东岸的枫叶渐渐染红,老树的枝干探向水面,枝头挂着像灯笼一样的红橘。
  莫月一时兴起,嚷着作了一首打油诗:
  “三尺青竿一丈丝,半日浮漂懒动弹。清风赊来当消遣,斜看蜻蜓立钓竿。”
  吴老汉听到这闲散的几句,自家糙人两个,对读书人本就有滤镜,更觉得莫月是个不得了的人物,应承道:
  “大人随口成诗,好兴致好风采。”
  阿水脸上的温度刚降下去,听着这两句诗,又听到自家老爹的称赞,头狠狠的点了点。
  整得莫月都有些不好意思,谦虚道:
  “不过是些不入流的打油诗,老人家谬赞。”
  第65章
  直到太阳快要落山莫月也一条鱼没钓到,船刚走出一众悬崖峭壁,到了一处开阔的江流边,吴老汉两人摇橹让船停靠在岸边,冲莫月点点头:
  “大人,从这里上岸一直往北走上三四个时辰,就能到祁州,往前水域太开阔,船只能停在这边。”
  吴老汉两人每次过来也是停在这里,然后从绕到前边村集里找赵家货行里买盐,来来回回要走上好多趟,干得完全是辛苦活儿。
  “我父子俩每逢一出县,逢七一早回县,最迟等到中午,还请大人注意些时间。”
  说完又吩咐阿水:“去把干粮拿出来给大人。”
  莫月听着吴老汉一句一个大人,心里边有些堵得慌,想拒绝的话也说不出口:
  “那就麻烦老人家了。”
  那阿水没说话,两手握紧大拇指不停交叠,从船篷上面取下来挂着的包袱,低着头拿过来给莫月。
  跟干粮一起拿过来的还有一小块白色玉石,接着紧巴巴的说了一句:
  “这是临江里的鲤子鱼骨能保佑平安,送给你。”
  说完也不敢看莫月的眼睛,怕她拒绝的话,匆匆把包袱一起塞到她手中,一阵风往船尾去了。
  莫月面上带着微微笑意,轻声谢过老人家。
  回到船篷撩开那布帘子,周瑾本来就醒着,抱着小白不知道在训练什么,小白的头搭在她手心,修长的手指正揉搓着猫头,一人一猫刚好望过来。
  两人四目相对,想起之前木工上门提亲的事,知道她肯定听到阿水的话,莫月害怕她又说出来伤人的言语,先下手为强。
  把干粮包袱往小白身上一扔,顺手抓摸了一把小白的脑袋,点点头道:
  “姐姐,已经到了。”
  说完从腰间的荷包里抓出一把铜板,也没数具体多少,拿过旁边放着的竹篓,塞进去再放在箱子上。
  这些木箱应该是之后要放粗盐的箱子,竹篓放在上边很显眼,不会看不见。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