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1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第113章 砸脸
  云岫不疑有他,暂且将那些心事抛诸一旁,欢欢喜喜地和方玉去找了一处无人的高台。
  高台上视野开阔,秋风拂面,站在此处,大半个皇宫尽收眼底,云岫不禁朝下望去,能清晰地看到宣政殿屋脊上的仙人走兽,下意识又走起了神。
  方玉见他来时还兴致高昂,这会儿突然又神色落寞了起来,遂忍不住唤他,一连唤了好几声,云岫才有了反应。
  “贵人,咱们放风筝罢。”
  “嗯。”
  云岫扯住引线一端,方玉举着风筝逆风快跑,起初没有成功,又试了两次,大风筝终于缓缓地升了空。云岫一点点放出引线,风筝越飞越高,上头所绘的麻姑衣袂飘渺,仿若真仙。
  方玉仰头望着风筝道:“飞得真高啊,若不是知道是风筝,还以为是仙姑显圣了。”
  云岫深以为然,对那做风筝的小内侍愈发佩服得五体投地。
  两人正欣赏风筝,忽听石阶上一串噔噔噔的脚步声由远及近。少顷一个锦衣华服的少年登上了高台,手里还攥着个啃了几口的果子,由于跑得太急,满头热汗,眼睛却亮如璨星,举手投足之间一派天真懵懂,宛如璞玉。
  正是曾有过一面之缘的康王。
  云岫略微惊讶,没想到康王会在宫里,方玉见了小声道:“是陛下命人接进宫来的,说是要一直住到大婚。”
  原来如此,云岫心下了然,想必是担心谋害康王的歹人见一计不成,会铤而走险再施毒计,所以干脆把人拘在宫里保护起来。
  云岫不怎么敢直视康王的脸,便低下头朝他行了个礼。康王直接无视了他和方玉,一个劲地看天上的风筝,他孩子心性,边看边抬手蹦跶,像是要去够那麻姑的裙裾,嘴里不住嚷嚷:“仙女!仙女!天上有仙女在飞!”
  片刻之后,见风筝始终稳稳地在天空上飞舞,康王便急道:“仙女快下来!我要仙女下来陪我玩!”又等了会儿,见始终没有动静,又急得大哭大闹起来。
  云岫和方玉对视一眼,忙劝道:“殿下,那不是仙女是风筝。”
  康王撒泼,“我不管!我要仙女下来陪我玩!我要仙女!我不管!哇哇哇——”边说边哭闹起来。
  云岫顿时头大如斗,忙和方玉一面哄他一面把引线往回收,“殿下快看,仙女她下来啦,您快别哭了,快看,快看!”
  风筝被一点点拉回地面,方才还哭闹不休的康王立马破涕为笑,他兴奋地欢呼雀跃,仿佛吃到了糖一般,“给我!给我!快把仙女给我!”
  云岫无法,只好把收回来的风筝递给他,康王一把搂入怀中,开始自言自语起来。
  康王天潢贵胄,长得一表人才,却偏偏心智不全,这真是老天爷开的一个莫大的玩笑。他童真无邪,喜怒皆随本心,他的快乐要比帝都中绝大多数人都要来得简单,云岫一时惋惜,一时又觉歆羡,心底百感交集,怅然若失。
  康王和风筝说了会儿话后,又闹着要看仙女飞,云岫和方玉只好重新把风筝放了起来。没多久,他又觉得仙女要不断飞上飞下才好玩,云岫也只好依他,不停地收放引线,以为这下总能安生了,他又闹着要自己一个人和仙女玩,云岫无奈,只好把线轮子给他,谁知对方没有抓紧,引线咕噜噜地一下放到了底,风筝越飞越高,变成了一个小黑点。
  风筝刚扎入云端的时候,云岫听到石阶上传来一大串的脚步声,心知是照顾康王的人找来了。
  哪知在成群的宫人中被众星捧月一般站着的却是谢君棠,对方微抬了下手,身后的冯九功立马心领神会,命宫人们都候在了石阶上。谢君棠独自登上高台,风吹得他衣袍猎猎作响,云岫看着他一步步走来,心底却升起一种莫名的异样感,觉得对方就像一只没有引线的风筝,仿佛即将乘风归去,让人下意识想要伸手抓出他。
  谢君棠走到近前,目光只蜻蜓点水似的在云岫身上略顿了顿就转到了康王身上,在看到康王手里攥着的线轮子时,微不可察地蹙了下眉。
  康王似乎对这位皇叔有些惧怕,安静老实了许多。
  谢君棠侧身给了冯九功一个眼神,对方立马朝照顾康王的嬷嬷打了个手势,那妇人连忙跑上高台哄着康王跟她回去。
  康王孩子心性,既不肯回去也舍不得风筝,两手攥着线轮子死活不撒手,若换做平时他必定又要大肆哭闹,但如今谢君棠在场,他就有了忌惮,连撒泼都没之前那么收放自如了。
  嬷嬷左右为难,康王心智不全,堪比幼童,但体魄劲道却与常人无异,他身手敏捷,力气又大,光凭嬷嬷一人实在难以应对,可陛下就在一旁,若连这点小事都办不好,这份差事怕是也就到头了。嬷嬷急出了一身汗,仍就拿康王没办法,孩子犟起来比驴还倔,何况是康王这样的“大孩子”,两人就此拉扯起来。
  最后康王也气狠了,不由分说去扯引线,见扯不断又一把掼在地上,猛踩了两脚。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