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2 / 2)
父子互斗这么多年,没有人比谢清更了解皇帝了。
皇帝最是多疑也最是无情,谢清作为太子时,皇帝只会忌惮他。但当他一无所有,成为只能被他完全掌控的儿子,便又成了最好用的工具,如何能不物尽其用呢?
归根到底,皇帝只是忌惮太子这个终将取代他的继承人代号,并不是固定的指某个人。以前是谢清,现在换成谢焱也一样。
眼下这么好的机会,皇帝不会放过,可以以最小的代价试探应灼这个心腹备选人,和谢焱这个新太子,何乐而不为呢?
而谢清也不可能拒绝,他是聪明人,如今应该也看清楚自己的处境了。除了依仗他这个父皇,为他所用,还能有什么别的出路吗?
所以,谢清如皇帝所愿还是同意了:“愿为父皇分忧。”
谢清出了乾元宫,到无人处,用口型告诉768让它把刚刚之事转告给应灼。
768:“已经实时转播啦!”
谢清一愣,再次在心中感慨不愧是“高科技造物”,太方便了。
昨晚,他和应灼商量计划时是有想过谢焱会有哪些反应的,但还真没预料到他会临时加戏,伪装自己遇刺来反将谢清一军。毕竟这样做是直接把他自己也圈入了局中,风险更大,不符合以往其背后搞事片叶不沾身的行事作风。但这次或许是应灼的身份给了他压力,这次竟真不惜以身入局也要陷害他们。
在乾元宫门口看到谢焱眼中止不住的得意之色时,谢清便知计划需要变一变。这穿越者既然入了局,他就不可能让其全身而退。而他临时起意随机应变的结果,并不比原计划来的差。皇帝对谢焱的疑心一下达到顶峰,谢焱直接被变相软禁,这期间他们可操作的空间就太大了。
只是需要提前知会应灼,不出意外皇帝早朝会直接宣布这件事。
庸朝实行营卫制度,十所京卫,对应这十大州府营所。京卫最高掌权者为大将军,官拜一品,比如庄石横就是京辰卫大将军,统领京辰卫并陈州府二十万大军。非战时戍卫京城,战时则统兵。
大将军其下就是上将军了,官拜二品,是作为副将的存在,平时主要是辅佐大将军处理州府军营杂务,并安排京卫戍防。应灼一来就能拿到这个官阶着实不低了,况且京午卫大将军年事已高,近几年便会告老还乡。应灼多历练几番,立下军功自然就能成一把手。
而按照惯例,让新任的京卫将领做戍卫的活也很正常,一是为熟悉京城,二也是历练。唯一可能让人觉得不够好的便是,戍卫的是谢清这个毫无前途可言的废太子的王府。
不过谁让皇帝爱子心切呢,而且在应灼有嫌疑的情况下,还让其去保护谢清,也足以彰显皇帝对应灼的信任,应灼当感激涕零才是。如果应灼能配合刑部,调查出行刺者是谁,还能记一功,这安排当真是圣恩浩荡了。
果然,这两件事一提,让朝堂诸臣对应灼的受重视程度,有了新的认识。
废太子遇刺这事说大也大,说小也小,众人虽惊诧纳闷,但到底与己无关。倒是对这鱼跃龙门转眼从山匪到二品大员的应灼,更为眼热也更想拉拢了。
可惜应灼向来是那副油盐不进的模样,礼貌应对众人恭贺一番便罢,连宴请都没提。
等去皇帝赐下的宅邸安置妥当,第二天应灼便兢兢业业带着一队三十人的京午卫,光明正大的到了谢清所在的安王府。
第53章
“诸位辛苦了, 请先在此用茶歇息。”来迎客的是王府的新管家王忠。
谢清在解除禁足后,打发了王府大部分旧仆,皇帝为表体恤便让内务府安排了新人让他选。能被安排来他这破落王府的,虽然业务能力过关, 但自然都是没什么背景也并不拔尖的, 不过正合了谢清的意。 ↑返回顶部↑
皇帝最是多疑也最是无情,谢清作为太子时,皇帝只会忌惮他。但当他一无所有,成为只能被他完全掌控的儿子,便又成了最好用的工具,如何能不物尽其用呢?
归根到底,皇帝只是忌惮太子这个终将取代他的继承人代号,并不是固定的指某个人。以前是谢清,现在换成谢焱也一样。
眼下这么好的机会,皇帝不会放过,可以以最小的代价试探应灼这个心腹备选人,和谢焱这个新太子,何乐而不为呢?
而谢清也不可能拒绝,他是聪明人,如今应该也看清楚自己的处境了。除了依仗他这个父皇,为他所用,还能有什么别的出路吗?
所以,谢清如皇帝所愿还是同意了:“愿为父皇分忧。”
谢清出了乾元宫,到无人处,用口型告诉768让它把刚刚之事转告给应灼。
768:“已经实时转播啦!”
谢清一愣,再次在心中感慨不愧是“高科技造物”,太方便了。
昨晚,他和应灼商量计划时是有想过谢焱会有哪些反应的,但还真没预料到他会临时加戏,伪装自己遇刺来反将谢清一军。毕竟这样做是直接把他自己也圈入了局中,风险更大,不符合以往其背后搞事片叶不沾身的行事作风。但这次或许是应灼的身份给了他压力,这次竟真不惜以身入局也要陷害他们。
在乾元宫门口看到谢焱眼中止不住的得意之色时,谢清便知计划需要变一变。这穿越者既然入了局,他就不可能让其全身而退。而他临时起意随机应变的结果,并不比原计划来的差。皇帝对谢焱的疑心一下达到顶峰,谢焱直接被变相软禁,这期间他们可操作的空间就太大了。
只是需要提前知会应灼,不出意外皇帝早朝会直接宣布这件事。
庸朝实行营卫制度,十所京卫,对应这十大州府营所。京卫最高掌权者为大将军,官拜一品,比如庄石横就是京辰卫大将军,统领京辰卫并陈州府二十万大军。非战时戍卫京城,战时则统兵。
大将军其下就是上将军了,官拜二品,是作为副将的存在,平时主要是辅佐大将军处理州府军营杂务,并安排京卫戍防。应灼一来就能拿到这个官阶着实不低了,况且京午卫大将军年事已高,近几年便会告老还乡。应灼多历练几番,立下军功自然就能成一把手。
而按照惯例,让新任的京卫将领做戍卫的活也很正常,一是为熟悉京城,二也是历练。唯一可能让人觉得不够好的便是,戍卫的是谢清这个毫无前途可言的废太子的王府。
不过谁让皇帝爱子心切呢,而且在应灼有嫌疑的情况下,还让其去保护谢清,也足以彰显皇帝对应灼的信任,应灼当感激涕零才是。如果应灼能配合刑部,调查出行刺者是谁,还能记一功,这安排当真是圣恩浩荡了。
果然,这两件事一提,让朝堂诸臣对应灼的受重视程度,有了新的认识。
废太子遇刺这事说大也大,说小也小,众人虽惊诧纳闷,但到底与己无关。倒是对这鱼跃龙门转眼从山匪到二品大员的应灼,更为眼热也更想拉拢了。
可惜应灼向来是那副油盐不进的模样,礼貌应对众人恭贺一番便罢,连宴请都没提。
等去皇帝赐下的宅邸安置妥当,第二天应灼便兢兢业业带着一队三十人的京午卫,光明正大的到了谢清所在的安王府。
第53章
“诸位辛苦了, 请先在此用茶歇息。”来迎客的是王府的新管家王忠。
谢清在解除禁足后,打发了王府大部分旧仆,皇帝为表体恤便让内务府安排了新人让他选。能被安排来他这破落王府的,虽然业务能力过关, 但自然都是没什么背景也并不拔尖的, 不过正合了谢清的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