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1 / 2)
何岳也道:“想来是因为七皇子在宫中,臣这边只潜进来了一名刺客,其身手确实奇诡,从未见过这种路数。”
皇帝颓然坐在榻上,眸色晦暗不明。
这几天刑部着手调查谢清、谢焱遇刺一事,每天都有来上报进度。其中便有从刺客的死状入手的调查,谢焱府中那些刺客除两名活口死于失血过多,其他皆死于侍卫兵刃。刺杀谢清的刺客则死于颈骨断裂和刀伤,只有一人死状古怪特殊,非利器所伤,亦非中毒而死,数名有经验的仵作皆查不出其死因。
而这事刑部并没有公开,林志远应该是不知道的。所以,死在谢清院里的特殊刺客,难道也是有人想留下活口,才导致其无疾而终?
从这来看刺杀谢清和老五、老七的是同一批人,刺杀谢焱的则是另外的人?
毕竟谢焱也曾留下活口,那两人却不是这样暴毙而亡,反而进行了正常的刑讯,最后才重伤失血而死。
但,刺杀谢焱的人和刺杀谢清的人手里的兵刃却是一样的,都是府兵常用的劣刀……
谢清、老五、老六被刺留下的线索可以互相印证,唯独谢焱不同,留下了尚能攀诬的活口,也留下了和谢清府中一样可以栽赃的兵刃。谁在说谎谁在做局,一目了然!
想到这里,皇帝心底生出一股凉意,简直毛骨悚然了。好啊!好啊!他这个三儿子,够心狠,也够有本事,这些年竟然是他看走了眼!
皇帝只觉眼前发黑,旁边的太监见状忙要遣人去叫太医,皇帝挥了挥手:“宣刑部尚……”
话未说完,便又听殿外通传:“陛下,京午卫上将军应灼求见!”
殿中两位将军对视一眼,两人眼中都透着惊疑不定。而皇帝更是心头一哽,道:“宣!”
应灼疾步进殿,见殿内一干人明显愣了一下,面色更加沉重了,行礼后道:“臣失职,今晨无论如何也叫不醒安王殿下,请了太医也查不出问题,只说是殿下睡着了。”
见不是遇刺,皇帝先是松了口气,但转而心里升起了更深的疑惑。他最是知道这个儿子容易惊梦,浅眠得很,怎么会一睡不醒?
“可是有人半夜潜入暗害,只是你没发现?”皇帝深深蹙起了眉头。
“绝无可能。”
应灼说的太快也太斩钉截铁,倒是引起了殿中几人的怀疑,皇帝也审视的打量他:“卿何敢如此断言?”
应灼则神色坦然:“臣自几日前入安王府,安王殿下便命臣做了贴身侍卫。殿下的饭菜都经由臣试过毒,晚上,臣便在殿下卧房外间守夜,未敢有一刻疏忽。”
皇帝:?!
皇帝眼中怀疑被震惊代替,殿中几人也纷纷侧目。皇帝是想用谢清试试应灼,也知道谢清讨厌应灼,却没想他能做到这地步,让一个堂堂二品上将军给他试毒、守夜?!而应灼还真就干了?!
一时,皇帝竟不知说什么好。但很快想起应灼是他明面上的心腹臣子,到底是该有点反应的,便佯怒道:“安王安敢如此对待朝廷命官?!”
应灼低头再行一礼,道:“臣蒙天子圣恩,自当为君分忧,陛下遣臣护安王殿下,贴身守卫也是应当。只是如今……臣有负陛下所托,致安王殿下长睡不醒,实在愧对陛下,还请陛下降罪!”
这番忠直之论,比之刚才互相推诿责任的两人简直天差地别。皇帝双目看着面前这无甚表情的孤直臣子,心中也有些触动,良久道:“卿已做到如此地步,何罪之有?何况,安王素来有疾,想来也不一定是人祸。”
说完,又对一旁大太监道:“遣太医院院判去为安王诊治。”
应灼:“谢陛下。”
皇帝思考了一会,对应灼道:“昨夜五皇子、七皇子相继遇刺,卿怎么看?”
应灼适时露出震惊神色,而后便垂眸蹙眉:“臣不敢妄言。”
皇帝:“恕卿无罪。”
应灼闻言便似真的很信任皇帝,放了心似的,不再顾及:“臣以为,自前几日安王、三殿下遇刺,到现在五皇子、七皇子遇刺,背后之人明显是针对皇嗣。或可从陛下无嗣后,谁会得利这方面入手调查。”
皇帝子嗣不多,但皇族宗亲可不少,但这些宗亲嘛,皇帝上位时便有意打压,是翻不起浪的。应灼作为一个草莽之人,这回答很符合他对京城势力不了解的人设,也符合他对那些案卷调查一无所知的人设。 ↑返回顶部↑
皇帝颓然坐在榻上,眸色晦暗不明。
这几天刑部着手调查谢清、谢焱遇刺一事,每天都有来上报进度。其中便有从刺客的死状入手的调查,谢焱府中那些刺客除两名活口死于失血过多,其他皆死于侍卫兵刃。刺杀谢清的刺客则死于颈骨断裂和刀伤,只有一人死状古怪特殊,非利器所伤,亦非中毒而死,数名有经验的仵作皆查不出其死因。
而这事刑部并没有公开,林志远应该是不知道的。所以,死在谢清院里的特殊刺客,难道也是有人想留下活口,才导致其无疾而终?
从这来看刺杀谢清和老五、老七的是同一批人,刺杀谢焱的则是另外的人?
毕竟谢焱也曾留下活口,那两人却不是这样暴毙而亡,反而进行了正常的刑讯,最后才重伤失血而死。
但,刺杀谢焱的人和刺杀谢清的人手里的兵刃却是一样的,都是府兵常用的劣刀……
谢清、老五、老六被刺留下的线索可以互相印证,唯独谢焱不同,留下了尚能攀诬的活口,也留下了和谢清府中一样可以栽赃的兵刃。谁在说谎谁在做局,一目了然!
想到这里,皇帝心底生出一股凉意,简直毛骨悚然了。好啊!好啊!他这个三儿子,够心狠,也够有本事,这些年竟然是他看走了眼!
皇帝只觉眼前发黑,旁边的太监见状忙要遣人去叫太医,皇帝挥了挥手:“宣刑部尚……”
话未说完,便又听殿外通传:“陛下,京午卫上将军应灼求见!”
殿中两位将军对视一眼,两人眼中都透着惊疑不定。而皇帝更是心头一哽,道:“宣!”
应灼疾步进殿,见殿内一干人明显愣了一下,面色更加沉重了,行礼后道:“臣失职,今晨无论如何也叫不醒安王殿下,请了太医也查不出问题,只说是殿下睡着了。”
见不是遇刺,皇帝先是松了口气,但转而心里升起了更深的疑惑。他最是知道这个儿子容易惊梦,浅眠得很,怎么会一睡不醒?
“可是有人半夜潜入暗害,只是你没发现?”皇帝深深蹙起了眉头。
“绝无可能。”
应灼说的太快也太斩钉截铁,倒是引起了殿中几人的怀疑,皇帝也审视的打量他:“卿何敢如此断言?”
应灼则神色坦然:“臣自几日前入安王府,安王殿下便命臣做了贴身侍卫。殿下的饭菜都经由臣试过毒,晚上,臣便在殿下卧房外间守夜,未敢有一刻疏忽。”
皇帝:?!
皇帝眼中怀疑被震惊代替,殿中几人也纷纷侧目。皇帝是想用谢清试试应灼,也知道谢清讨厌应灼,却没想他能做到这地步,让一个堂堂二品上将军给他试毒、守夜?!而应灼还真就干了?!
一时,皇帝竟不知说什么好。但很快想起应灼是他明面上的心腹臣子,到底是该有点反应的,便佯怒道:“安王安敢如此对待朝廷命官?!”
应灼低头再行一礼,道:“臣蒙天子圣恩,自当为君分忧,陛下遣臣护安王殿下,贴身守卫也是应当。只是如今……臣有负陛下所托,致安王殿下长睡不醒,实在愧对陛下,还请陛下降罪!”
这番忠直之论,比之刚才互相推诿责任的两人简直天差地别。皇帝双目看着面前这无甚表情的孤直臣子,心中也有些触动,良久道:“卿已做到如此地步,何罪之有?何况,安王素来有疾,想来也不一定是人祸。”
说完,又对一旁大太监道:“遣太医院院判去为安王诊治。”
应灼:“谢陛下。”
皇帝思考了一会,对应灼道:“昨夜五皇子、七皇子相继遇刺,卿怎么看?”
应灼适时露出震惊神色,而后便垂眸蹙眉:“臣不敢妄言。”
皇帝:“恕卿无罪。”
应灼闻言便似真的很信任皇帝,放了心似的,不再顾及:“臣以为,自前几日安王、三殿下遇刺,到现在五皇子、七皇子遇刺,背后之人明显是针对皇嗣。或可从陛下无嗣后,谁会得利这方面入手调查。”
皇帝子嗣不多,但皇族宗亲可不少,但这些宗亲嘛,皇帝上位时便有意打压,是翻不起浪的。应灼作为一个草莽之人,这回答很符合他对京城势力不了解的人设,也符合他对那些案卷调查一无所知的人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