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1 / 2)
邓斌对此其实并无微辞,他深知朝廷用人看重门阀地位,身居高位者,往往需要面对朝中盘根错节的关系网,他根系浅薄,像无根的飘萍,若真的给了他高位,也未必见得是好事。况且他也从未看轻过自己的官位,身为江南道监察御史,掌握着江南一带官吏的考核,虽然品级不算高,但也算受人尊敬,因此他大部分时候都比较安于现状,甚至有时候还会生出一些志得意满的心思。
但是,当他真正面对吕炎时,竟莫名地被唤出了一丝异样的情绪,这种情绪似乎在质问他,自己为何不能像吕炎那样,轻而易举便能平步青云,自己多年来兢兢业业、勤勉恭谨,可在别人眼里依旧只不过是无名小卒而已。
可能多少还是有些羡慕吧,又或许不只是羡慕。邓斌这样想着,但他表面依旧平静,谦逊恭谨地问道:“敢问吕兄,恩师有何吩咐呢?”
吕炎道:“这个案子既然凶手已经认罪,那便没有必要浪费时间去审了,你到了禹安之后,只需核查清楚物证,人直接就地正法便是。”
邓斌疑惑道:“为何要如此急迫?”
吕炎笑了笑,但借着跃动的烛火看过去,他的五官都拖出了一块暗影,看上去实在是有一种说不清的阴狠。他并未解释缘由,只是起身走到邓斌身边,拉住他的手,亲切地说道:“贤弟啊,有的事情,你还是不知道的为好。既然你我今日相谈甚欢,那愚兄便教你一些为官之道。你我同年入仕,你却少有升迁机会,如今既然恩师有这个吩咐,那便是要抬举你,你可得把罩子放亮了,不要错失良机才好啊。”
邓斌心里有些打鼓,但既然问不出缘由,那不如暂时应下,回头到了禹安再见机行事。思及至此,他便点点头道:“多谢吕兄提点,小弟记下了。”
吕炎心满意足地离去,邓斌则觉得此番禹安之行,透着一股子阴谋诡谲的意思,看来万事都得留个心眼儿。至于这位陆知县,一个区区七品小官,到底是因为何事得罪了刘阁老,他百思不得其解,不如干脆上床睡觉,明日到了禹安再说罢。
熄灯上床,邓大人刚在床上躺好,便突然觉得床边有种异样的感觉。
他睁眼一看,床边赫然站着一个黑衣蒙面人,正抱着手低头看着他。
邓斌受惊不小,险些从床上翻下来,他好不容易坐稳了,抱着枕头惊恐地问道:“你……你是何人!”
黑衣人轻笑了一声,道:“邓大人不必惊慌,若我要对你不利,那刚刚便已下手了。”
对方既然能悄无声息地潜入自己房中,那他说这个话便不是在开玩笑。邓斌相信对方并无恶意,便也暗暗松了一口气,继续问道:“那敢问这位好汉,有何贵干啊?”
黑衣人道:“听闻邓大人要去禹安处理一件案子,在下斗胆请邓大人务必秉公执法,查明冤情,莫要为了一些卑鄙小人的贪欲,而毁了自己一世清名。”
邓斌傻眼了,就连自己也是今日接道公文后,才知道陆谦的案子,没想到先是刘阁老和吕炎,再是这个不明身份的黑衣人,竟然都早已知晓此事,这案子莫非是什么公开的秘密吗?
邓斌有些恼怒,语气不善地问道:“你到底是何人?为何要插手朝廷要案?”
黑衣人见他态度冷淡,也不着急,只是平和地说道:“我是何人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陆谦是谁。”
第47章 :开棺
邓斌道:“他能是何人?他是禹安知县,他的养父陆梓良只是京兆尹治下一个书吏,而且多年前就已过世。他不过跟我一样,是个寒门子弟罢了。”
黑衣人道:“这只是其一,其二,他还是当朝镇西将军孙猛的义子。”
邓斌不服气道:“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孙将军的义子便可草菅人命吗?”
黑衣人道:“我并未希望大人网开一面,我只求大人秉公断案而已,将这层关系告知于你,也只不过想让你知道,不必太过忧虑刘阁老,若真有何事,孙将军自会与你方便。”
邓斌觉得自己好像合接了个趟手的山芋,这黑衣人不知何时潜进来的,但自己与吕炎的对话怕是已经被尽数听去。好在对方似乎还没有把自己当成刘阁老一党,尚存了拉拢之意,想来自己暂时是安全的。邓斌暗暗想道:如今已经箭在弦上,不论伸头缩头,都得等自己看明白了再说。
他义正严辞地说道:“你放心,本官自会查明真相,必不会让任何人含冤受屈。”
黑衣人抱拳道:“如此,便多些邓大人了。”说罢,便转身离开了。
邓斌叹了口气,躺了下去,可却实在是闹心的很,翻来覆去一直到天蒙蒙亮才睡着。
第二日一早,邓斌便带着提前点好的几名护卫,从禹州城出发往禹安县赶去。
禹州和禹安虽一字之差,但中间却隔了好几个县城和百十里的山路,邓斌几人只在驿馆用了一次午饭,换了马,一刻不停地到了禹安县,第一时间将陆谦关进了大牢。
其实邓斌本想夜审陆谦,但转念一想,不着急打草惊蛇。前一夜他一直在权衡此事的利害,尤其是他那位“恩师”,老谋深算,既然能在如此短的时间里让吕炎给自己通气儿,保不齐还留了后手,或者做了别的安排,自己若能早他一步前来,说不定还有见招拆招的机会。至于那位孙将军,既然和陆谦有那一层关系,而且看那黑衣人的态度还算和善,说的话也算在理,即使对方在禹安有安排,也不至于危害到案犯的性命,暂且可以不做打算。
将陆谦收监之后,邓斌也没闲着,连夜将此案所有卷宗集合在一起,逐字分析,包括陆谦那封认罪书。 ↑返回顶部↑
但是,当他真正面对吕炎时,竟莫名地被唤出了一丝异样的情绪,这种情绪似乎在质问他,自己为何不能像吕炎那样,轻而易举便能平步青云,自己多年来兢兢业业、勤勉恭谨,可在别人眼里依旧只不过是无名小卒而已。
可能多少还是有些羡慕吧,又或许不只是羡慕。邓斌这样想着,但他表面依旧平静,谦逊恭谨地问道:“敢问吕兄,恩师有何吩咐呢?”
吕炎道:“这个案子既然凶手已经认罪,那便没有必要浪费时间去审了,你到了禹安之后,只需核查清楚物证,人直接就地正法便是。”
邓斌疑惑道:“为何要如此急迫?”
吕炎笑了笑,但借着跃动的烛火看过去,他的五官都拖出了一块暗影,看上去实在是有一种说不清的阴狠。他并未解释缘由,只是起身走到邓斌身边,拉住他的手,亲切地说道:“贤弟啊,有的事情,你还是不知道的为好。既然你我今日相谈甚欢,那愚兄便教你一些为官之道。你我同年入仕,你却少有升迁机会,如今既然恩师有这个吩咐,那便是要抬举你,你可得把罩子放亮了,不要错失良机才好啊。”
邓斌心里有些打鼓,但既然问不出缘由,那不如暂时应下,回头到了禹安再见机行事。思及至此,他便点点头道:“多谢吕兄提点,小弟记下了。”
吕炎心满意足地离去,邓斌则觉得此番禹安之行,透着一股子阴谋诡谲的意思,看来万事都得留个心眼儿。至于这位陆知县,一个区区七品小官,到底是因为何事得罪了刘阁老,他百思不得其解,不如干脆上床睡觉,明日到了禹安再说罢。
熄灯上床,邓大人刚在床上躺好,便突然觉得床边有种异样的感觉。
他睁眼一看,床边赫然站着一个黑衣蒙面人,正抱着手低头看着他。
邓斌受惊不小,险些从床上翻下来,他好不容易坐稳了,抱着枕头惊恐地问道:“你……你是何人!”
黑衣人轻笑了一声,道:“邓大人不必惊慌,若我要对你不利,那刚刚便已下手了。”
对方既然能悄无声息地潜入自己房中,那他说这个话便不是在开玩笑。邓斌相信对方并无恶意,便也暗暗松了一口气,继续问道:“那敢问这位好汉,有何贵干啊?”
黑衣人道:“听闻邓大人要去禹安处理一件案子,在下斗胆请邓大人务必秉公执法,查明冤情,莫要为了一些卑鄙小人的贪欲,而毁了自己一世清名。”
邓斌傻眼了,就连自己也是今日接道公文后,才知道陆谦的案子,没想到先是刘阁老和吕炎,再是这个不明身份的黑衣人,竟然都早已知晓此事,这案子莫非是什么公开的秘密吗?
邓斌有些恼怒,语气不善地问道:“你到底是何人?为何要插手朝廷要案?”
黑衣人见他态度冷淡,也不着急,只是平和地说道:“我是何人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陆谦是谁。”
第47章 :开棺
邓斌道:“他能是何人?他是禹安知县,他的养父陆梓良只是京兆尹治下一个书吏,而且多年前就已过世。他不过跟我一样,是个寒门子弟罢了。”
黑衣人道:“这只是其一,其二,他还是当朝镇西将军孙猛的义子。”
邓斌不服气道:“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孙将军的义子便可草菅人命吗?”
黑衣人道:“我并未希望大人网开一面,我只求大人秉公断案而已,将这层关系告知于你,也只不过想让你知道,不必太过忧虑刘阁老,若真有何事,孙将军自会与你方便。”
邓斌觉得自己好像合接了个趟手的山芋,这黑衣人不知何时潜进来的,但自己与吕炎的对话怕是已经被尽数听去。好在对方似乎还没有把自己当成刘阁老一党,尚存了拉拢之意,想来自己暂时是安全的。邓斌暗暗想道:如今已经箭在弦上,不论伸头缩头,都得等自己看明白了再说。
他义正严辞地说道:“你放心,本官自会查明真相,必不会让任何人含冤受屈。”
黑衣人抱拳道:“如此,便多些邓大人了。”说罢,便转身离开了。
邓斌叹了口气,躺了下去,可却实在是闹心的很,翻来覆去一直到天蒙蒙亮才睡着。
第二日一早,邓斌便带着提前点好的几名护卫,从禹州城出发往禹安县赶去。
禹州和禹安虽一字之差,但中间却隔了好几个县城和百十里的山路,邓斌几人只在驿馆用了一次午饭,换了马,一刻不停地到了禹安县,第一时间将陆谦关进了大牢。
其实邓斌本想夜审陆谦,但转念一想,不着急打草惊蛇。前一夜他一直在权衡此事的利害,尤其是他那位“恩师”,老谋深算,既然能在如此短的时间里让吕炎给自己通气儿,保不齐还留了后手,或者做了别的安排,自己若能早他一步前来,说不定还有见招拆招的机会。至于那位孙将军,既然和陆谦有那一层关系,而且看那黑衣人的态度还算和善,说的话也算在理,即使对方在禹安有安排,也不至于危害到案犯的性命,暂且可以不做打算。
将陆谦收监之后,邓斌也没闲着,连夜将此案所有卷宗集合在一起,逐字分析,包括陆谦那封认罪书。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