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网咖回1950年 第248节(1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外地的工友们面面相觑。
  他们并不清楚王组长为什么如此激动。
  而同样的情况也发生在了南京其他地方。
  人们纷纷奔走相告。南京的几所大学里有学生会组织学生们一起去看。
  “之前和北大、清华的高中同学们有书信往来,得知这部《黑太阳》已经在清北上映过,而且他们强烈推荐这部电影。我想把我们学生会的同学们组织起来一起去看看。”
  南京某大学里的学生会长如是说。
  在上海和杭州这些大城市,人们也纷纷奔走相告这部电影。倒不是因为南京大屠杀,更多的是因为这是第一部在中国公开上映的全彩电影。
  这个噱头太足了,至于南京大屠杀?
  只有那些对这方面有所了解的人才知道当时南京发生了什么。
  更多的人只把它当成南京保卫战了。很多人以为这是一部和《大决战》一样的战争片。
  之前《大决战》系列太成功了,许多观众看完之后都热血沸腾。尤其是年轻人,因为年轻人更热血更容易被调动情绪。
  就像是在上海二中几个高一学生,他们家境相对优越,有零花钱可以自己去买票看电影。
  但是今天他们买票却失败了。
  大光明的售票员冷着脸指着售票窗口处的牌子道:“十六岁以下禁止观看,你们几个小屁孩,脸上连根毛都没长,走开走开。”
  售票员不耐烦的驱赶着几名高中生。
  “没买到啊。”“真烦。”
  “我知道大光明有个后窗,可以偷偷翻进里面的厕所哦,只要不被发现就好了。”
  “好啊!到时候我们躲在最后一排,躲着检票的就好了!”几个高中生就这么愉快的做了决定。
  虽然没有太多的投入宣传,但是电影上映的第一天,几个大城市的电影院已经把票卖完了。
  与此同时,上影厂里的一批高层干部包括所谓的名导名演们也被李光复请去了电影院观看这部《黑太阳:南京大屠杀》。
  对于这样的邀请,有些人不以为然,但大家还都是去了。
  有一些导演和制片人们则在暗地里发牢骚。
  在等待电影开始的时候这群人里在互相讨论。
  “李部长请我们看电影,怕不是那么简单哦。”
  “呵呵,电影厂改制,他是想要给我们下马威啊。”“没有我们,他一年能拍几部电影?”
  “要我说,这位李部长不是显自己能耐吗?我们就不如顺着他的心意。他看我们不顺眼,那我们就不做了。停工便是,我倒是想看看最后到底是谁下不来台。”
  一群人如此讨论着,因为他们始终觉得电影是一个技术门槛很高的行业。
  没有相关经验,让一群泥腿子能搞得好?所以李锐虽然在厂里搞改制,但是这些人心里是不慌的。
  只有如同赵丹一类少数嗅觉灵敏的人察觉到了不对劲,感觉到了李锐这次是要来真的。
  赵丹只和一些玩得好的朋友讲过他的猜想,让他们前往不要卷入电影厂和部里的权利争斗。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