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1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接手颜县令的榕县,王端方看着这一穷二白的破县沮丧,一点儿油水都没有,哭哈哈的,怎么过?
  作巡察御史时,他正义凛然,专找别人的错处,鸡蛋里挑骨头。
  做地方官了,天高皇帝远,能捞就捞!不捞白不捞!
  翻阅卷宗、公文,州府要求辖区各县配合金风寨开办糖厂,所有甘蔗保供糖厂,县衙从糖厂收取高额利税。
  问了下面才得知金风寨是梧县的,去年靠红糖赚的盆满钵满。
  王端方心中有了想法,与其让别人赚,不如自己赚。
  得知糖厂已建好,即将开张,正好拿来!
  只是初来乍到,苦于没有得用之人,找不到地方下手。
  黄三托人搭上他,两人一拍即合,狼狈为奸。
  黄三四处搜刮,他在衙门装聋作哑,只管往兜里揣钱,分一杯羹给黄三即可。
  一旦出事,黄三自己顶着,就说自己是临时聘用的衙役。
  第361章 帮帮我们
  “大嫂,胡家郎君好是好,可我不想阿绿留在这里!阿绿是个老实孩子,受了欺负只会忍着,我放心不下!”
  韦氏听完杜氏的话直摇头,又不是郎情妾意、非彼此不可,不过媒妁之言,真正的当事人压根还没感情。
  自己女儿性格柔顺,相隔几千里,被欺负了,无娘家人撑腰,生产时身边无人照应。
  就这么一个宝贝闺女,韦氏十万个不放心!
  “无妨,这事儿你和三弟、阿绿商议,即使你们觉得好,也要问问阿绿的意思。
  虽说讲究门当户对,咱们也要看孩子们意愿,若不乐意,莫要勉强,没得结亲成了结仇!
  阿绿这孩子也是我看着长大的,跟自己女儿没两样,我亦是与你一样的担忧!
  胡家确实太远,但实话实说,两位郎君是真不错,胡大人两口子也算厚道!
  若不是回长安,胡家是个不错的选择。”杜氏拍了拍韦氏的手道。
  杨春华在一旁默默听着,自己明年也将随着妯娌们回长安,与父母、兄长们相隔几千里。
  与阿绿何其相似!自己去繁华的长安,阿绿则在梧县。
  再想到肚子里的孩子,若是女儿,将来的婆家也这般遥远,自己肯定也不乐意。
  舍不得,捧在手里呵护着长大的女儿,去夫家侍奉没有养育之恩的公婆。
  被善待还好,若被磋磨、苛待,孤立无援,心里那个郁结、愤怒!
  不能想,一想到这场景,杨春华会担心自己忍不住,提刀打上门去!
  苏樱坐那儿闷头啃甘蔗,三姐妹啃得咔滋咔滋响,无忧无虑。
  二季稻收了,水田翻耕,冬小麦也播种完。
  老宅菜园子的甘蔗砍了,村学的孩子们一人一根,给周家、宋家、秦家各送了两根。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