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2章(1 / 4)
“回陛下,学生苏兆彦。”苏兆彦努力镇定。
“多大?”圣上问。
“回陛下,八岁!”
“游学辛苦吗?学了啥?”圣上又问。
“回陛下,游学不辛苦,我们随商队行至广州港,坐大船到泉州港,再到胶州,河北道、河南道、再至京畿道。
看名山大川,看我大唐的兴盛!”苏兆彦眼睛亮晶晶。
“哦,河南道、河北道呢,看到什么?”圣上笑吟吟道。
“回陛下,看到灾民的困顿!”苏兆彦想了想,如实回答。
“哦,灾民很多吗?”圣上问。
“不多了,有些回乡种地,秋粮打下,灾情解除;有些去岭南垦荒。”苏兆彦道。
“既如此,为何还认为大唐兴盛?”
“回陛下,若大唐不兴盛,灾民早就流离失所、易子而食,但河南道、河北道粮价稳定,且妥善有序安置灾民。
这些光有清明官吏不够,还得有明君仁主、充足的财力才能实现。”
“哈哈哈!”圣上听着舒心,开怀大笑。
第372章 不能再害一次
“你叫阿黑?”圣上走到阿黑面前。
“回陛下,正是!”阿黑没想到圣上会点到自己。
“你是俚人先生?”
“回陛下,不是,草民乃金风寨村民,阿公是村寨头领。得知学子们游学,也想出来看看外面世界,增长见识。”阿黑回道。
“哦?看你模样,及冠之龄,正当壮年,为何不在家种地?”圣上问。
“回陛下,古人云:朝闻道,夕死可矣!
人不能做井底之蛙,草民错过念书时机,不想再错过游学,不然将来如何带领金风寨的村民发展?”
“嗯,看来游学历练得不错嘛!未来的俚人头领!”圣上很是赞许。
“谢圣上夸赞!草民天资蠢笨,再不出来看看,就真成井底之蛙。”阿黑谦虚道。
“看到你们如此友爱、团结,朕甚欣慰!汉俚就该一家亲嘛!”
“阿黑,你们是会熬制红糖的金风寨?”李承乾打量着阿黑的俚人服饰。
与岭南送来的那套汉俚元素彩锦有着说不出的异曲同工之妙,明明花纹并不相同。
“回太子殿下,正是!”
“以前从未听说你们会熬制红糖?朝廷特意派人去天竺学习。”李承乾好奇。
“回太子殿下,是去年阿樱村老所授!” ↑返回顶部↑
“多大?”圣上问。
“回陛下,八岁!”
“游学辛苦吗?学了啥?”圣上又问。
“回陛下,游学不辛苦,我们随商队行至广州港,坐大船到泉州港,再到胶州,河北道、河南道、再至京畿道。
看名山大川,看我大唐的兴盛!”苏兆彦眼睛亮晶晶。
“哦,河南道、河北道呢,看到什么?”圣上笑吟吟道。
“回陛下,看到灾民的困顿!”苏兆彦想了想,如实回答。
“哦,灾民很多吗?”圣上问。
“不多了,有些回乡种地,秋粮打下,灾情解除;有些去岭南垦荒。”苏兆彦道。
“既如此,为何还认为大唐兴盛?”
“回陛下,若大唐不兴盛,灾民早就流离失所、易子而食,但河南道、河北道粮价稳定,且妥善有序安置灾民。
这些光有清明官吏不够,还得有明君仁主、充足的财力才能实现。”
“哈哈哈!”圣上听着舒心,开怀大笑。
第372章 不能再害一次
“你叫阿黑?”圣上走到阿黑面前。
“回陛下,正是!”阿黑没想到圣上会点到自己。
“你是俚人先生?”
“回陛下,不是,草民乃金风寨村民,阿公是村寨头领。得知学子们游学,也想出来看看外面世界,增长见识。”阿黑回道。
“哦?看你模样,及冠之龄,正当壮年,为何不在家种地?”圣上问。
“回陛下,古人云:朝闻道,夕死可矣!
人不能做井底之蛙,草民错过念书时机,不想再错过游学,不然将来如何带领金风寨的村民发展?”
“嗯,看来游学历练得不错嘛!未来的俚人头领!”圣上很是赞许。
“谢圣上夸赞!草民天资蠢笨,再不出来看看,就真成井底之蛙。”阿黑谦虚道。
“看到你们如此友爱、团结,朕甚欣慰!汉俚就该一家亲嘛!”
“阿黑,你们是会熬制红糖的金风寨?”李承乾打量着阿黑的俚人服饰。
与岭南送来的那套汉俚元素彩锦有着说不出的异曲同工之妙,明明花纹并不相同。
“回太子殿下,正是!”
“以前从未听说你们会熬制红糖?朝廷特意派人去天竺学习。”李承乾好奇。
“回太子殿下,是去年阿樱村老所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