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6章(1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苏步成背着手,目光逡巡,“拿来我看看!”
  “是、是!”苏辰彦忸怩半天,磨磨蹭蹭回屋。
  苏步成拿过稿纸,珠算对算学的影响和意义,写了算筹的弊端、日常中的用途、意义等,还未进入正题。
  “嗯,不错,立意新颖,很有实用性!写完我再看看!”苏步成赞许地点点头,想不到时常被忽略的辰彦肚里有点儿货。
  “是!”苏辰彦没想到得了大伯夸赞,很惊喜。
  写这个是从孩子们全都报考算学得到的启发,把为何学珠算、珠算的未来发展做一个阐述。
  更像是珠算课的开宗明义,和前瞻性预见。
  大伯的肯定,让苏辰彦找到自信,欢喜接过稿纸,欢欢喜喜回去继续写。
  “时彦,明日写一篇大庾岭驿道对岭南发展作用和意义。”苏步成直接出题。
  “啊?”苏时彦愣住,“大庾岭?不是阿耶在修么?”
  “对,你父亲在修,那你知道为何要修?修的目的是甚?”苏步成问。
  “道路拓宽,方便南北通行!”苏时彦道。
  “把大庾岭所见所闻,以及重要性等写了,得空了我看看!”苏步成走了。
  “如何?那帮岭南孩子在城北作甚?”王朝云问管事。
  “回夫人,查清楚了!”管事擦擦汗,这两日安排几个仆从跟踪孩子,查了个七七八八。
  “有寻到义兴郡公府高家的、有寻到中书省通事舍人郑家的、有寻到杜陵韦家的、有寻到司农寺少卿赵家的。
  夫人您猜,还寻到谁家的?”
  “谁家?”王朝云问。
  “左屯卫中郎将李家!”管事凑近道。
  “左屯卫中郎将李家?何人?”王朝云好像抓住了什么。
  尽管李安俨受圣上信任,但他与隐太子李建成的特殊关系,朝中基本无人与李府走动,就连郑氏也是能不走动尽量不走动。
  孩子们巴巴的跑去,意欲何为?
  “有三个孩子,姓谢的、姓王的,还有一个俚人。”管事道。
  “姓王的?可弄清楚了,出自祁县,还是晋阳?”王朝云怕误伤队友。
  “琅琊王家,听闻是前朝的王则成。”管事特意留心查了王之禾。
  “前朝?你的意思是这些孩子是前朝流犯之后?”王朝云迅速抓住敏感字眼。
  “是!那帮孩子,除了俚人,俱是前朝流犯之后,四处寻故旧。”
  王朝云坐那儿,想不明白,陈郡谢家、琅琊王家找李安俨作甚?
  前朝遗老遗少与隐太子遗党勾连?隐太子子嗣已绝,图啥?
  王则成是琅琊王家在朝中的最后一支,当初流放,太原王家出力不少,将王则成手中资源接管。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