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末长剑 第1576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至于金钱,那就是大秦金币了,由西域传来。
  严格来说,这些所谓的金钱不是大梁法币,是不能流通的,但在实际生活中,私下里悄悄用没有任何问题。
  便是楚王是皇子,不能这么做,那也可将其当做“金器”赏赐给劳苦功高的臣子,一点问题没有。
  “三弟有心了。”邵珪长叹一声,朝李兆说道:“代孤谢谢赵王,日后必有回报。”
  “我家大王曾说,殿下乃血脉至亲,如何能用阿堵物衡量?”李兆说道。
  邵珪神色一动,心中有些暖意。
  他扭头看了下李兆,发现对方没在看他,稍稍放心了一些。
  仿佛为了掩饰某些情绪似的,他问道:“三弟在高昌,似是过得不错?”
  李兆闻言,苦笑道:“夏日酷热,黄沙漫天。也就商旅众多,能多收一些金银奇珍罢了。山后还有沙漠盗匪(匈奴部落),不得安宁。”
  “休要诓我。”邵珪也笑了,道:“数日前听闻有沈家商队入京,大肆买卖。其有一株珊瑚,型制极其漂亮,为褚司空重金购得,可有此事?”
  “确有其事。”李兆说道:“有西域胡商带了六株珊瑚东行,高昌抽其一,已放了许久,一直没卖出去,最终只能拿到洛阳来出售。”
  “这些银钱,莫非是拿波斯银钱换来的?”邵珪又问道。
  “是。”李兆说道:“仆亲自带着波斯银钱入少府,看着他们从模范做起,复熔铸、浇注、破范、修整、按压、打磨,日夜不停,等了许久。”
  “少府其实很缺白银。”邵珪摇头失笑,同时也对老三的财力有了全新的认识。
  由王府属吏带着大量外域银钱入少府,亲自监督铸造龟币,可见不是什么小数额,说不定有三五万,那便值差不多四万贯钱了。
  念柳好大的手笔!
  想到这里,他忍不住问道:“高昌国岁入几何?”
  李兆回道:“去岁收得银钱八万三千文。”
  “文?”邵珪一怔。
  李兆指着箱子,道:“一枚银钱便是一文。”
  邵珪听完,脸色虽没多大变化,但内心之中却震惊莫名。
  好大一笔钱!按照洛阳最新粮价,可买三四十万斛粮,相当于五六万户百姓的田租。
  便是算上户调和庸,三项加起来,也相当于二万二千余户百姓的全部赋役了,真是不得了。
  他将来便是就藩了,能收到相当于一万户百姓的赋税就侥天之幸,大概率还没有,真的不好比。
  李兆看他那样,心中已猜到几分。
  他方才那话其实不尽不实。
  这八万多文主要是人头税和各色商税,且并未收全,认真收的话,九万多也不奇怪。
  而且,田租并未算在内,那一份收的是粮食。
  西域胡商的抽分更不用说,主要是货物,需得卖掉后才好计价,现在是不清楚的,很可能这个才是大头。
  不过,楚王若按中原白银的价值来换算高昌岁入,则大谬矣。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