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末长剑 第1584节(1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他现在看到河南士人的部分做派完全不适应,这也是他回来后不交际的原因之一。
  当然,这算不得主因。
  氾袆退了,刘闰中退了,现在政事堂就梁芬和王雀儿两人。
  梁芬理论上是首相了,不过他这个年纪了,为人谦冲退让,与王雀儿并无交恶之事。所以说,现在政事堂说话声音最响亮的便是王雀儿了。对这种情况,天子肯定不满意,很快就会增补人选,改变当前的格局。
  他温泰真不是平白回京的,入政事堂成为宰相机会很大——其实很多人都看出来了,若非这几天闭门谢客,门槛都会被人踏破。
  既如此,将来以怎样一种姿态入政事堂,便成了亟待考虑的事情。
  他是太原人,夫人出身琅琊王氏,而他又与庾亮交好,同时在河陇坐镇多年,真论起来无论代表哪一方都有说道。
  就当前来看,刘闰中退下后空缺的职位很可能由鸿胪卿王丰接替。没别的原因,就是从渔阳到河西,乌桓人茫茫多,而且拓跋鲜卑的很多部落贵人也与王丰来往密切,他们需要一个能够在上层为他们发声的人,王丰简直是躺着被送进了政事堂。
  天子说这是“统战”,温峤不解其意,但知道国家若想稳定,若还想保有阴山防线,就必须这么做,直到王家在当地的影响力消退——不是被别的什么家族顶替了,而是经过一代代人的努力,朝廷能够深入控制这些郡县、部落了。
  如此看来,温峤竞争的其实就是氾袆留下的职位。
  简单来说,他要代表陇山以西的秦州、河州、凉州、沙州甚至是西域军镇说话,为他们发声,为他们争取利益,不至于离心离德。
  说白了,天子提出的“相忍为国”到现在还不过时,或许永远都不会过时。
  一个家族内部还有矛盾呢,还有不均呢,何况这么大一个国家。
  想明白这点,温峤便知道该怎么做了,天子将来召他问对,也不至于说错话——一旦说错,即便天子再看好你,出于种种原因,他也会忍痛割爱。
  这就是政治,最顶层的政治,需要你对这个国家的格局有深刻的认识。
  另外,所谓大道至简、重剑无锋,最顶层的政治其实又如此简单:利益分配。
  温峤已经参透了这一点,所以他知道自己该怎么做了。
  ******
  在京中闲居数日后,覆田劝农使幕府的人踩着过年的节点,返回了洛阳,其中就包括太子和庾亮。
  很多人都在议论太子明年还会不会继续度田,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从成果来看,连续两年度田,豫、兖、徐、青、冀五州被翻了个底朝天,司州也有一半进入了清查阶段,诸郡户口大增,大量农田流入普通百姓手中。
  世世代代当庄客,很多人到了今年终于有了可以传给子孙后代的家产,家中也少有地出现了余粮,个个喜极而泣,对太子十分感激。
  毫无疑问,这是天子让太子去收买民心。不管愿不愿意,他都被迫着走出了这一步。而这一步一旦跨出,可就回不了头了。
  士人连泰始年得到的土地都保不住,被迫交出家产,前往南方占田,其中多少怨气乃至怨恨,太子应该非常了解——大叛乱没有,小叛乱可不少,再加上各种伏击、下毒、暗杀等下三滥手段,太子的这两年度田生涯应当十分“精彩”。
  温峤远在河陇,甚至听闻太子一度让左卫率垣喜披甲执刃,守御下榻的馆驿、庄园。
  当有人鼓动天师道徒作乱的时候,左飞龙卫府兵策马疾驰,平息叛乱,而很多大族却作壁上观。经此数事,温峤很好奇现在太子心中是怎么想的。
  他大胆判断,度田还要继续,司州还剩一半,并州、雍州以及扬州、荆州、幽州、秦州的部分郡县甚至尚未开始。
  太子停不下来,至少还有一年要忙。
  当然,在此过程中,天子兴许还会给他加一些任务,比如让朝廷选送一部分奏疏至馆驿,让太子真正参与朝政治理,而不只是“听政”。
  温峤从本心出发,觉得天子可能也有让太子更深刻理解君权与相权的意思。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