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3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一开始挂了个低价,很快他后悔了,觉得不用急,在低价的基础上加了50刀。
  最后,他坐回在打折时淘来的9刀的飞盘椅上,没有开灯,把自己埋在一片阴影里。他盯着窗外的月亮,惨白月光映在他皱着的眉头上。
  想要钱。
  最终,时雪青从飞盘椅上起来。他小心擦干净手机镜头,对着月亮,拍了几十张月色。
  精心挑选,终于找到了一张能用的。
  第二天,他起了个大早,坐着公交车跑到附近的寺庙。这座小城竟然有一座寺庙,虽然漂洋过海,已经建得不中不西。他找来找去,也算找到了他记忆里的、他需要的东西。
  回到图书馆里,在九点上班之前,他点开ins和朋友圈。这几天邢薇还窝在m城追星,她似乎心情不太好,不知道是不是和她哥吵架了之类的。前几天,时雪青听说她和闺蜜抱怨她哥的独断专行,还说想趁着七月再组个局,找人出去旅游一趟。
  出去旅游。
  他精心挑选图片,对着寺庙的照片,编辑文案。
  “我债台高筑,一败涂地,身负隐秘的沉重耻辱。”
  “可是前来祈福的时候,我却瑟瑟发抖,生怕自己得偿所求。”*
  手指停在屏幕上,在发出朋友圈时,时雪青一个字一个字地删掉了前一句话,只保留了后半句。
  而后,他连后半句也删去了,换了个文案。
  “我用以后的每个夏天去描摹那轮月亮。”*
  配图九张,四张漆黑。有图像的五张是长阶,寺庙,月亮,寺庙里的一片橙红色花藤。
  剩下一张图不是在寺庙里拍的,而是在西雅图玻璃艺术园里拍的。艺术园里标志性的橙红色花藤与寺庙中的花藤极其相似——尤其在时雪青刻意的镜头角度下。
  他和郉薇一行人去那里玩过。
  时雪青看来看去,非常满意,觉得邢薇这次铁定能读懂自己的暗示了。
  手指一点,他发出朋友圈。
  第13章 绿茶捞子买机票
  时雪青连发了四天朋友圈。这一次,他发得很谨慎,每天入镜的都是中学时买的真货,包括一双过气的off-white板鞋,为了朋友圈的无懈可击开始落后于时代潮流。
  没关系,我们文艺捞子就是很喜欢怀旧的,这就是所谓的文艺复兴。
  文艺复兴了四天,时雪青和吕艺萌出去吃饭。他玩了点心机,没找邢薇,而是请吕艺萌一起打卡新店——以感谢她带回明信片的名义。
  吕艺萌和戴眼镜的陶舒都是邢薇的闺蜜。四舍五入,只要是她们俩知道的事,邢薇就一定会知道。
  几碟烧鸟上来,吕艺萌打开了话头:“小时你最近在忙什么啊。”
  “在古籍善本图书馆里,帮艾弗先生做一些研究。”时雪青文雅地说,“借到了很多平时借不到的书,看见了很多以前的思维……看不见的东西。”
  “哦……”吕艺萌若有所思,“难怪你最近发那么多朋友圈。原来是有感而发。”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