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7章(2 / 3)
“这……”女官没想到卫清晏会拒绝皇后旨意,正欲再劝说。
便见大魏一众使臣浩浩荡荡而来,走在最前头的便是督察院左都御史王刚正,左右两侧略慢他一步的是护国军统领苏同和黄康,再往后是何世恒等人。
最先开口的是王刚正,“我家太女说的是,既然屎盆子扣头上了,自然是要查个清楚明白。
太女不仅是凤昭太子妃,亦是我大魏储君,代表的是我大魏,我们千里迢迢而来,是为结两国之好,不是来被人随意污蔑的。”
卫清晏看着一众人,想起临行前父皇所言,眉眼弯了弯。
父皇说,“王刚正那个老东西,刚正不阿,但吵架是一把好手,费嘴皮子的事,你别累着自己,让他上就成。”
苏同亦道,“无根无据,便冤枉我大魏储君,莫非镇北侯是担心侯府败落,外室子撑不起门楣,便毒了自己的老母亲,赖到我大魏储君头上,以此挑起两国战事?
好趁着进棺材前,再捞点战功,余荫外室子?”
“陛下果然英明,猜到两位殿下来了凤昭,或许会受欺负,早早便将护国军交给太女做了嫁妆。”
黄康接话,看向镇北侯,“你若妄图靠欺我家太女,来达到自己的龌龊心思,我护国军决不允。”
卫清晏又想到父皇说,“护国军是你卫家父亲所组建,朕重新招募了两万新兵,凑满原先的人数,今日交由你带去凤昭边境。
若受了欺负,该震慑的还得震慑,娘家腰杆子硬,婆家才不敢轻视你,你我父女同心,我大魏何惧。”
时煜眼里的寒意亦消散了些,同女官道,“太子妃的顾虑,是对母后的一片孝心。
但母后有召,也不能不去,便请王刚正大人代替太子妃,随本宫入宫在母后面前,同镇北侯辨个清楚明白吧。”
第335章 时煜疑心身世
梁永安不想跟着时煜他们进宫。
他今日来的目的,是想坐实卫清晏落一个谋害镇北侯府老夫人的罪名。
本以为他们初来乍到,哪怕身份高贵,在无法自证的情况下,也会诚惶诚恐。
而后,大魏那边或许会跟着诚惶诚恐,或许会为了大魏颜面据理力争,但无论是何情况,最终他都会咬死卫清晏。
他的确没有证据证明就是卫清晏下的毒,可卫清晏他们同样没有证据证明,不是他们下的毒,但卫清晏去庄子是抵赖不掉的事实。
再经过得当的舆论导向,他的目的便可达成。
可事情的发展,与他料想的完全不一样,大魏国力不及凤昭,大魏人却像吃了豹子胆一样,那么刚,说话更是不懂委婉,粗鄙至极。
皇后定然也是没想到事情会走到这个地步,所以,才会及时出面,让他们去宫里,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可若大魏不罢休,那必然会有一方要牺牲,他担心牺牲的会是他。
毕竟,皇后在一些事上已经对他有些不满,否则也不会将那瓷瓶送去太子府,以此来敲打他。
偏偏青芜又插手进来,要调查福珠之死,实在令他不安。
可他能抗旨吗?
不能。
那就只能跟着进宫。
到了太和殿,皇后已端坐龙椅之上,见到他,便是眉眼凌厉地问道,“镇北侯,今夜之事,究竟是怎么回事?” ↑返回顶部↑
便见大魏一众使臣浩浩荡荡而来,走在最前头的便是督察院左都御史王刚正,左右两侧略慢他一步的是护国军统领苏同和黄康,再往后是何世恒等人。
最先开口的是王刚正,“我家太女说的是,既然屎盆子扣头上了,自然是要查个清楚明白。
太女不仅是凤昭太子妃,亦是我大魏储君,代表的是我大魏,我们千里迢迢而来,是为结两国之好,不是来被人随意污蔑的。”
卫清晏看着一众人,想起临行前父皇所言,眉眼弯了弯。
父皇说,“王刚正那个老东西,刚正不阿,但吵架是一把好手,费嘴皮子的事,你别累着自己,让他上就成。”
苏同亦道,“无根无据,便冤枉我大魏储君,莫非镇北侯是担心侯府败落,外室子撑不起门楣,便毒了自己的老母亲,赖到我大魏储君头上,以此挑起两国战事?
好趁着进棺材前,再捞点战功,余荫外室子?”
“陛下果然英明,猜到两位殿下来了凤昭,或许会受欺负,早早便将护国军交给太女做了嫁妆。”
黄康接话,看向镇北侯,“你若妄图靠欺我家太女,来达到自己的龌龊心思,我护国军决不允。”
卫清晏又想到父皇说,“护国军是你卫家父亲所组建,朕重新招募了两万新兵,凑满原先的人数,今日交由你带去凤昭边境。
若受了欺负,该震慑的还得震慑,娘家腰杆子硬,婆家才不敢轻视你,你我父女同心,我大魏何惧。”
时煜眼里的寒意亦消散了些,同女官道,“太子妃的顾虑,是对母后的一片孝心。
但母后有召,也不能不去,便请王刚正大人代替太子妃,随本宫入宫在母后面前,同镇北侯辨个清楚明白吧。”
第335章 时煜疑心身世
梁永安不想跟着时煜他们进宫。
他今日来的目的,是想坐实卫清晏落一个谋害镇北侯府老夫人的罪名。
本以为他们初来乍到,哪怕身份高贵,在无法自证的情况下,也会诚惶诚恐。
而后,大魏那边或许会跟着诚惶诚恐,或许会为了大魏颜面据理力争,但无论是何情况,最终他都会咬死卫清晏。
他的确没有证据证明就是卫清晏下的毒,可卫清晏他们同样没有证据证明,不是他们下的毒,但卫清晏去庄子是抵赖不掉的事实。
再经过得当的舆论导向,他的目的便可达成。
可事情的发展,与他料想的完全不一样,大魏国力不及凤昭,大魏人却像吃了豹子胆一样,那么刚,说话更是不懂委婉,粗鄙至极。
皇后定然也是没想到事情会走到这个地步,所以,才会及时出面,让他们去宫里,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可若大魏不罢休,那必然会有一方要牺牲,他担心牺牲的会是他。
毕竟,皇后在一些事上已经对他有些不满,否则也不会将那瓷瓶送去太子府,以此来敲打他。
偏偏青芜又插手进来,要调查福珠之死,实在令他不安。
可他能抗旨吗?
不能。
那就只能跟着进宫。
到了太和殿,皇后已端坐龙椅之上,见到他,便是眉眼凌厉地问道,“镇北侯,今夜之事,究竟是怎么回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