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2章(2 / 3)
但拳头却不由紧了紧,因为这个孽畜,他不得不多次说谎。
“父亲要救我?”梁永安惊喜之余有些怀疑,父亲素来是一板一眼的性子。
老侯爷虎目怒瞪,“老子不想救,可你母亲心软,听说你被判剐刑,她哭晕了几次。
你死不足惜,你母亲却无辜,老子豁出这脸,也只求来这一见的机会,你最好如实说,晚了,便是你母亲再寻死觅活,老子也不会管你。”
这番熟悉的论调,梁永安终于信了几分,他想要获救,可……
说出实情,父亲真的能救出他吗?
眼下还是皇后当政,皇后素来不喜欢父亲这些顽固老臣,太子瞧着也未必能从皇后手里夺权。
若他出卖皇后,最后父亲又无法给他脱罪,以他对皇后的了解,最后他的下场定会比死更痛苦千倍百倍。
何况,他还有把柄在皇后手中,那怕是最后得救了,只要皇后将他的秘密抖露出来,别说父亲,母亲都能亲手掐死他。
可若不说,他恐怕真的就只有死路一条了,他不想死。
他半阖的眼皮里,眼珠子滴溜乱转,有什么法子,既可以让父亲知道实情,又不被皇后知道,他背叛了她呢?
可还没等到他想出来,有急促的脚步声传来。
是狱卒。
狱卒朝老侯爷拱了拱手,无奈道,“老侯爷,有人来了,您得离开。”
梁永安想到什么,脸色惨白,低声道,“父亲,儿子有苦衷,您救救儿子。”
随即,他大喊道,“父亲,求求您,原谅儿子,儿子没想过真的要害死母亲,那药只是让母亲昏迷,儿子从未想过要母亲的命啊。”
老侯爷脸色一沉,最后看了梁永安一眼,出了牢房,“老夫岂会还信你的鬼话,你没要你母亲的命,不是顾念母子亲情,是不敢!
因为你不知道太子妃究竟有什么神通,你担心你母亲真死了,她的魂魄会找上太子妃,告知太子妃真相。”
梁永安见老侯爷大步往外,又道,“父亲,儿子若有罪,福苏是我的儿子,他也会跟着遭罪的,您救救我。”
老侯爷脚步微顿,怒道,“老夫只恨不能亲手宰了你这无耻的东西,你从前没当他是儿子,如今犯了事,倒想起他是你儿子了。
老夫倒是要替福苏感谢你,谢你当年给他一纸断亲书,看在这一点上,老夫会让他将你的尸骨丢进湖里,向珠珠谢罪。”
之后老侯爷再没停留,大步往外。
他已经得到了答案,梁永安会迟疑,说明他诬陷太子妃的确有内情,梁永安沉默,是在衡量说与不说的后果。
能让他这般忌惮的,除了皇后,老侯爷不做他想。
梁永安也不可能不记得他给过福苏断亲书,却还是提及福苏,说明他诬陷太子妃一事,与福苏有关。
福苏生性良善正直,绝不会和梁永安一起害太子妃,那么就是皇后指使梁永安诬陷太子妃这件事,牵扯到福苏。
福苏这些年低调行事,也只谋了个闲职,究竟有什么事,会和福苏有关呢。
梁永安都能将儿子赶出门,就绝不可能因护着福苏而被皇后威胁,那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老侯爷苦思冥想间便到了大理寺门口,恰此时,皇后身边的夏女官跟着大理寺卿从外面走来。
夏女官朝老侯爷道,“梁永安和月太妃罪大恶极,娘娘担心有疏漏,命本官前来查看。 ↑返回顶部↑
“父亲要救我?”梁永安惊喜之余有些怀疑,父亲素来是一板一眼的性子。
老侯爷虎目怒瞪,“老子不想救,可你母亲心软,听说你被判剐刑,她哭晕了几次。
你死不足惜,你母亲却无辜,老子豁出这脸,也只求来这一见的机会,你最好如实说,晚了,便是你母亲再寻死觅活,老子也不会管你。”
这番熟悉的论调,梁永安终于信了几分,他想要获救,可……
说出实情,父亲真的能救出他吗?
眼下还是皇后当政,皇后素来不喜欢父亲这些顽固老臣,太子瞧着也未必能从皇后手里夺权。
若他出卖皇后,最后父亲又无法给他脱罪,以他对皇后的了解,最后他的下场定会比死更痛苦千倍百倍。
何况,他还有把柄在皇后手中,那怕是最后得救了,只要皇后将他的秘密抖露出来,别说父亲,母亲都能亲手掐死他。
可若不说,他恐怕真的就只有死路一条了,他不想死。
他半阖的眼皮里,眼珠子滴溜乱转,有什么法子,既可以让父亲知道实情,又不被皇后知道,他背叛了她呢?
可还没等到他想出来,有急促的脚步声传来。
是狱卒。
狱卒朝老侯爷拱了拱手,无奈道,“老侯爷,有人来了,您得离开。”
梁永安想到什么,脸色惨白,低声道,“父亲,儿子有苦衷,您救救儿子。”
随即,他大喊道,“父亲,求求您,原谅儿子,儿子没想过真的要害死母亲,那药只是让母亲昏迷,儿子从未想过要母亲的命啊。”
老侯爷脸色一沉,最后看了梁永安一眼,出了牢房,“老夫岂会还信你的鬼话,你没要你母亲的命,不是顾念母子亲情,是不敢!
因为你不知道太子妃究竟有什么神通,你担心你母亲真死了,她的魂魄会找上太子妃,告知太子妃真相。”
梁永安见老侯爷大步往外,又道,“父亲,儿子若有罪,福苏是我的儿子,他也会跟着遭罪的,您救救我。”
老侯爷脚步微顿,怒道,“老夫只恨不能亲手宰了你这无耻的东西,你从前没当他是儿子,如今犯了事,倒想起他是你儿子了。
老夫倒是要替福苏感谢你,谢你当年给他一纸断亲书,看在这一点上,老夫会让他将你的尸骨丢进湖里,向珠珠谢罪。”
之后老侯爷再没停留,大步往外。
他已经得到了答案,梁永安会迟疑,说明他诬陷太子妃的确有内情,梁永安沉默,是在衡量说与不说的后果。
能让他这般忌惮的,除了皇后,老侯爷不做他想。
梁永安也不可能不记得他给过福苏断亲书,却还是提及福苏,说明他诬陷太子妃一事,与福苏有关。
福苏生性良善正直,绝不会和梁永安一起害太子妃,那么就是皇后指使梁永安诬陷太子妃这件事,牵扯到福苏。
福苏这些年低调行事,也只谋了个闲职,究竟有什么事,会和福苏有关呢。
梁永安都能将儿子赶出门,就绝不可能因护着福苏而被皇后威胁,那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老侯爷苦思冥想间便到了大理寺门口,恰此时,皇后身边的夏女官跟着大理寺卿从外面走来。
夏女官朝老侯爷道,“梁永安和月太妃罪大恶极,娘娘担心有疏漏,命本官前来查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