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9章(1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文武百官行大礼,兴武帝开口:“免礼。”
  众臣才起身。
  “罪臣苏会贪墨白银百万,纵容族人欺压百姓,草菅人命,罪大恶极。着即褫夺顶戴,押赴市曹,处以绞刑。其族中助纣为虐者,同罪论处,一体绞决。余者从犯,虽未至取人性命,然附势为非,亦难宽宥,各杖责百下,流徙三千里外烟瘴之地。自今诏下之日起,三十载间,凡遇大赦,此等罪犯概不蒙恩,以儆效尤,肃正纲纪。”
  叶阔松了一口气,和其余朝臣下跪:“陛下英明!”
  退朝后,许多朝臣不明白陛下为何忽然改变主意,几日后,他们就清楚了。
  原来是魏国公进宫请求凤君殿下,凤君殿下劝谏陛下,才让陛下收回成命,罪臣苏会才被免去株连九族之刑。
  朝臣心下暗想,他们劝谏多日都没让陛下改变心意,凤君殿下三言两语,便让陛下心意回转。
  也是这时,朝臣意识到,凤君殿下不仅受陛下爱重信任,还受一众开国功臣的信任爱戴,魏国公乃纯臣,从不与朝臣有私下往来,却敢在陛下下令后,不惧陛下龙颜大怒,入宫求见凤君。
  得知前朝传出与他有关的风声,顾霖正在御书房处理奏折,郑颢从郊外军营回来,顾霖问:“魏国公进宫求见我的事,是不是你让人传出去的。”
  青年帝王朝他走近,而后坐在他身侧:“此事本就是顾叔的功劳。”
  见对方没有否认,顾霖便明对方此举是在为他在朝臣面前树立威信。
  他没有说感谢的话,那样对他们来说太生分了。
  顾霖抬手环抱青年帝王,郑颢微俯身体,朝身前之人的唇肉吻去。
  第251章 番外1
  皇宫内,御书房为禁地,里面摆放着许多重要的奏折公文,所以没有帝王的允许,就算是朝廷重臣和太子殿下,也只能待在外头等候,但昭王殿下不必如此,对于他的到来,守在御书房外头的禁卫除了恭敬行礼外,根本不敢阻拦。
  朝臣本以为兴武帝对凤君殿下的宠爱就到这儿了,不想有一日,他们在奏折上看见凤君殿下批阅的字迹,虽说是在请安折上,也令朝臣们震惊十分。
  可帝王心意已决,见识过对方对待凤君殿下的珍重,无人敢开口劝谏。
  于是,朝堂上下默认凤君殿下代帝王批阅奏折,史称“二帝临朝”。
  兴武九年,大昭休养生息许久后,各地州府仓廪丰硕,国库富足。
  此时兴武帝二十九岁,正是年富力强雄心壮志之时。
  早晨开完大朝会后,望着消失在大殿上的帝王,朝臣们愁眉苦脸,其中也有例外的,就是站在文官对面的武官。
  看着叶阔紧皱着眉,田糠走上前,声如洪钟:“陛下算无遗策,决定攻打塞外诸国,必定是做好准备的,叶先生莫要担忧了。”
  “况且”田糠目露锋锐,杀意骤显:“塞外诸国本就不安分守己,以往他们畏惧北蛮威势不敢与其争我国领土,如今北蛮亡国,他们又活跃起来,屡次掠夺边境百姓,待陛下下旨,我便把他们的国王官员抓进京城给陛下和凤君献舞。”
  自几年前灭北蛮,田糠因功晋封为武阳侯后,大昭便再无战事,李修等人被陛下派去边境驻守,还能偶尔上上战场,田糠手痒了只能去郊外军营,这几年可把他憋坏了。
  叶阔和田糠说了几句话便离开大殿,此次他没有求见凤君殿下,陛下提出攻打塞外诸国时,凤君殿下也在场,想必两人通过气了。
  回到御书房,顾霖问:“此战你决定任命何人为主帅?”
  “顾叔。”郑颢转头看向他,蓦然开口:“我决定御驾亲征。”
  顾霖身体一顿,他没有立马否决,而是冷静问:“为什么?”
  朝堂上并非没有武将,平进、田糠、李修等人皆可为三军主帅,再不济近九年来,大昭大力推行武举,吸收了好一批青年才俊。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