嫁宿敌(重生) 第133节(2 / 4)
南阳太守在西陵县闻得武陵太守归降,先大骂武陵太守不讲道义,是个没骨气的软骨头,转头就马不停蹄的带着残部躲回南阳老家,跑的比兔子还快。
魏琨没怎么打,江夏就轻松收复了。
江夏收复了以后,魏琨便照伏嫽的话,给刘家人秘密修了衣冠冢,之所以是秘密,概因江夏郡大多百姓都对刘家人有怨恨,当初刘宽起兵后,与六安王梁峰打了一年,所耗钱粮无数,致使郡内百姓苦不堪言,后来刘宽打南郡被灭,江夏百姓本以为好日子来了,可又被南阳和武陵两郡太守占据一南一北,双方依然打的不可开交。
所以江夏百姓这近两年里,活在水深火热中,怎会不怨恨始作俑者刘家人呢,据闻南阳太守在西陵郡杀刘家人时,全城的百姓都去看热闹了,纷纷叫好。
魏琨收复了江夏以后,发觉郡内实在太穷苦,这些百姓原先事农桑,还能积攒一些余粮好过冬,两年下来后,被刘宽、南阳太守、武陵太守接连搜刮,连吃饱饭都是难事。
武陵太守还盼着魏琨会放过他,魏琨到了西陵城后,就将其枭首示众,引得百姓欢呼。
魏琨又发下告文,减免赋税,让江夏郡休养生息一年。
自此江夏人心收复。
本来被刘宽占下的南郡瞧着江夏郡过上好日子,也想向魏琨投诚。
彼时伏嫽才刚随魏琨搬入西陵县,终于吃上了当地的螃蟹。
魏琨坐在她身边为她剥蟹黄,她看着南郡的投诚书,给气笑了。
敢情他们投诚指望魏琨能带着他们这个穷郡发家致富,可是谁不知南郡穷,穷的朝廷每年收不上税,还得倒贴钱,这么棘手的烫手山芋送上门,还得要魏琨的辖地养着它。
伏嫽询问魏琨的意思。
魏琨冲她乐,“投我干什么?投朝廷啊。”
第136章
伏嫽被他逗笑,等宁休打下武陵郡,大半荆州都归为魏琨所有,地盘进一步扩大,但说的实在话,南境除淮水以南的几个郡国,大多不算富饶,这几年又战乱不断,魏琨还要蓄养精兵壮马,实在没有多余的闲钱养一个郡。
伏嫽要不是有上辈子的记忆,也会以为南郡穷,是因为当地的豪强贵族盘剥百姓,致使百姓生活贫困,但伏嫽上辈子是皇后,虽然不能插手政务,但梁献卓曾给她看过南郡太守呈上来的奏疏,南郡什么样子,她还是有所耳闻的。
南郡荒山多,平原甚少,可供百姓耕种的地就更少,且南郡境内水流湖泊也几乎看不见,这地方一到了夏季,有雨天还好,若是稍微雨少,就容易遭旱,伏嫽记得只要入夏,有南郡太守的奏疏递到长安,梁献卓就会头疼,拨粮款必不可少,这都算是朝廷稳定的一笔开支了。
就像魏琨说的,他们养不起南郡,让朝廷养才合适,能给梁献卓添堵,伏嫽总归是幸灾乐祸的。
魏琨剥了满满一碟蟹黄,招呼伏嫽吃,伏嫽品尝几口,咂了咂嘴,蟹黄可真美味,这东西也不是时时能吃到的,上辈子做皇后的时候,地方会上供螃蟹,后宫的女人多,真分起来,伏嫽身为皇后,能多分几只,薄曼女因为生下皇长子,也能多分几只,后宫女人的地位在小小螃蟹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
可是这些螃蟹从地方运来长安,大都半死不活,吃起来也不如当地的鲜香。
哪像现在,她想吃螃蟹,魏琨就给她剥一碟,吃的都是鲜货。
伏嫽回想前世,不由感慨,自己当初过的日子可真够糟心的。
魏琨看她吃的香,神色里溢着柔情,“你若是喜欢吃螃蟹,我们也可常住西陵。”
伏嫽瞅过他,他还真在思考可行性,这必然是不行的,寿春地势优越,是他们得以壮大的本源,哪能说搬离就搬离。
不过她爱听,她嗔道,“你这样真像个昏君。”
他们成婚第一年时,两人几乎见面就吵,谁也不让着谁,吵的最凶的时候能好几天不说话,可是背地再吵再闹,到了人前,还得装
作恩爱夫妻。
那时伏嫽是真不待见他,当然他也不待见伏嫽。
反倒是这两年下来,两人相处中魏琨渐渐更包容伏嫽,伏嫽从前还笃定,魏琨跟她腻了,就能分道扬镳,可不仅不腻,倒更有些蜜里调油了。 ↑返回顶部↑
魏琨没怎么打,江夏就轻松收复了。
江夏收复了以后,魏琨便照伏嫽的话,给刘家人秘密修了衣冠冢,之所以是秘密,概因江夏郡大多百姓都对刘家人有怨恨,当初刘宽起兵后,与六安王梁峰打了一年,所耗钱粮无数,致使郡内百姓苦不堪言,后来刘宽打南郡被灭,江夏百姓本以为好日子来了,可又被南阳和武陵两郡太守占据一南一北,双方依然打的不可开交。
所以江夏百姓这近两年里,活在水深火热中,怎会不怨恨始作俑者刘家人呢,据闻南阳太守在西陵郡杀刘家人时,全城的百姓都去看热闹了,纷纷叫好。
魏琨收复了江夏以后,发觉郡内实在太穷苦,这些百姓原先事农桑,还能积攒一些余粮好过冬,两年下来后,被刘宽、南阳太守、武陵太守接连搜刮,连吃饱饭都是难事。
武陵太守还盼着魏琨会放过他,魏琨到了西陵城后,就将其枭首示众,引得百姓欢呼。
魏琨又发下告文,减免赋税,让江夏郡休养生息一年。
自此江夏人心收复。
本来被刘宽占下的南郡瞧着江夏郡过上好日子,也想向魏琨投诚。
彼时伏嫽才刚随魏琨搬入西陵县,终于吃上了当地的螃蟹。
魏琨坐在她身边为她剥蟹黄,她看着南郡的投诚书,给气笑了。
敢情他们投诚指望魏琨能带着他们这个穷郡发家致富,可是谁不知南郡穷,穷的朝廷每年收不上税,还得倒贴钱,这么棘手的烫手山芋送上门,还得要魏琨的辖地养着它。
伏嫽询问魏琨的意思。
魏琨冲她乐,“投我干什么?投朝廷啊。”
第136章
伏嫽被他逗笑,等宁休打下武陵郡,大半荆州都归为魏琨所有,地盘进一步扩大,但说的实在话,南境除淮水以南的几个郡国,大多不算富饶,这几年又战乱不断,魏琨还要蓄养精兵壮马,实在没有多余的闲钱养一个郡。
伏嫽要不是有上辈子的记忆,也会以为南郡穷,是因为当地的豪强贵族盘剥百姓,致使百姓生活贫困,但伏嫽上辈子是皇后,虽然不能插手政务,但梁献卓曾给她看过南郡太守呈上来的奏疏,南郡什么样子,她还是有所耳闻的。
南郡荒山多,平原甚少,可供百姓耕种的地就更少,且南郡境内水流湖泊也几乎看不见,这地方一到了夏季,有雨天还好,若是稍微雨少,就容易遭旱,伏嫽记得只要入夏,有南郡太守的奏疏递到长安,梁献卓就会头疼,拨粮款必不可少,这都算是朝廷稳定的一笔开支了。
就像魏琨说的,他们养不起南郡,让朝廷养才合适,能给梁献卓添堵,伏嫽总归是幸灾乐祸的。
魏琨剥了满满一碟蟹黄,招呼伏嫽吃,伏嫽品尝几口,咂了咂嘴,蟹黄可真美味,这东西也不是时时能吃到的,上辈子做皇后的时候,地方会上供螃蟹,后宫的女人多,真分起来,伏嫽身为皇后,能多分几只,薄曼女因为生下皇长子,也能多分几只,后宫女人的地位在小小螃蟹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
可是这些螃蟹从地方运来长安,大都半死不活,吃起来也不如当地的鲜香。
哪像现在,她想吃螃蟹,魏琨就给她剥一碟,吃的都是鲜货。
伏嫽回想前世,不由感慨,自己当初过的日子可真够糟心的。
魏琨看她吃的香,神色里溢着柔情,“你若是喜欢吃螃蟹,我们也可常住西陵。”
伏嫽瞅过他,他还真在思考可行性,这必然是不行的,寿春地势优越,是他们得以壮大的本源,哪能说搬离就搬离。
不过她爱听,她嗔道,“你这样真像个昏君。”
他们成婚第一年时,两人几乎见面就吵,谁也不让着谁,吵的最凶的时候能好几天不说话,可是背地再吵再闹,到了人前,还得装
作恩爱夫妻。
那时伏嫽是真不待见他,当然他也不待见伏嫽。
反倒是这两年下来,两人相处中魏琨渐渐更包容伏嫽,伏嫽从前还笃定,魏琨跟她腻了,就能分道扬镳,可不仅不腻,倒更有些蜜里调油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