嫁宿敌(重生) 第140节(1 / 4)
梁献卓没有办法处置他,处置他,南境就没有可御敌的将军了,可是十几万大军都能被打败,现下上蔡城内那点人又能抵挡的了什么。
梁献卓耳边不停的重复着左军中郎将向伏叔牙投诚,上辈子的伏叔牙一心一意护他坐上龙座,这辈子的伏叔牙也一心一意帮着魏琨造反。
朝中不乏有当轴奏请他调伏嫽的二姊姊伏缇和二姊夫张元固南下去对抗魏琨。
他们替梁献卓镇守在五原郡,抵御着匈奴南下,自他登基以来,没有为北面烦恼过。
梁献卓整宿整宿的睡不着觉,只要一合眼就会出现伏嫽憔悴的面容,她跟他说,他本来是要做阿翁的。
伏嫽不会爱他了,伏家的人都成了刺向他的尖刀。
他不明白自己还有什么好犹豫的,到如今的地步,他们早就是你死我活的仇敌,对敌人仁慈,就是对自己残忍。
十二月,梁献卓传伏缇一人进京,封她为新任舞阳侯,赐她金印紫绶。
梁献卓这么做,也是想看看伏缇会不会回京,若她不受诏,那就可以逆贼论处,他可先派兵前往五原郡拿下伏缇,有伏缇在手,魏琨绝不敢轻举妄动。
这是他与魏琨之间的厮杀,他没想过伤伏家人,伏嫽愿意让魏琨利用伏家人,他为什么不可以利用,他先前太在意前世,一直不愿动伏家的人,给了魏琨可趁之机,对付魏琨这样的奸佞小人,就要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诏令传去五原郡,伏缇本可以不入京,但她很清楚,不入京,等待着的就是新帝发兵来打五原郡,一年以前,魏琨就递信给过她,魏琨反了,她和张元固明面上还是朝廷的臣属,梁献卓不说话,他们就可以装作不知道,依然值守他们的指责,抵抗匈奴。
张元固当了这么多年的楚臣,仅因为他和魏琨是连襟,就要他造反跟随魏琨,这也是在背弃他对楚室的忠诚,除非皇帝有大错,不然他无法违背自己的良心。
伏缇最终还是决定回长安,在两难的抉择下,她必须要保住五原郡免受战乱之苦,五原郡不能打起来,张元固也不能被新帝当成叛贼处置,现在的新朝只有张元固最熟悉匈奴战法。
梁献卓现在发话了,要她入京,留张元固镇守边关,说到底,这是内乱,梁献卓再丧心病狂,也不愿被匈奴入侵楚地,这是他作为皇帝的底线,所以梁献卓也不会立刻就杀了她,她是张元固的妻子,杀她就是逼张元固造反,新帝还不至于蠢到这地步。
伏缇近年关时回到了长安。
梁献卓召见了她,和颜悦色的询问了边境情况,她也往常回京般,如实回禀。
梁献卓没有提伏叔牙,也没有提伏家的其他人,倒是真真切切的晋封她为舞阳侯,授予金印紫绶。
君恩不能不受,可是受了就是否定她父亲伏叔牙的功绩。
伏缇不愿受。
梁献卓邀她入甘陵,领她到孝穆帝的坟墓前,孝穆帝的墓碑左右两侧安葬着他在世时的股肱之臣,那时朝中得孝穆帝倚重的几位当轴中还有伏叔牙,当年孝穆帝修建这座陵园,特意提过,在他的身旁给伏叔牙留一个安葬的位置。
可是伏叔牙违背了君臣道义,帮着自己的女婿造反。
伏叔牙教她修习武行,教她忠孝节烈,最后伏叔牙没有做到。
伏缇跪在孝穆帝的墓碑前,羞愧难当。
梁献卓询问她,“朕若派你南下收复失地,你可愿前往?”
伏缇紧握双手。
梁献卓没有逼迫她立刻同意,让她安心在长安的伏家府邸住下,府邸打扫的干干净净,还是像她幼时的模样,记事起,她在院中练拳,伏嫽就会趴到墙头,跟她说外面有什么好看好玩的物事,稚妹淘气,但她也像家里其他的姊妹般疼爱她。
如果她没有嫁给魏琨,伏家就不会走到这个地步,他们本该是和睦之家,现今家都没了。
年关将至,各地的地方官入京朝见梁献卓,凉州牧杨寿不得空来长安,只因凉州又遭羌人突袭,他没法回京述职,并且请求朝廷增援粮草。
梁献卓立即增派了粮草去支援。
益州的广汉郡和巴郡今年夏季遭了旱,收成少,上缴的农税也见少,梁献卓没有责怪,只是交代两郡太守来年做好防旱防涝工作,不能再让百姓受灾。 ↑返回顶部↑
梁献卓耳边不停的重复着左军中郎将向伏叔牙投诚,上辈子的伏叔牙一心一意护他坐上龙座,这辈子的伏叔牙也一心一意帮着魏琨造反。
朝中不乏有当轴奏请他调伏嫽的二姊姊伏缇和二姊夫张元固南下去对抗魏琨。
他们替梁献卓镇守在五原郡,抵御着匈奴南下,自他登基以来,没有为北面烦恼过。
梁献卓整宿整宿的睡不着觉,只要一合眼就会出现伏嫽憔悴的面容,她跟他说,他本来是要做阿翁的。
伏嫽不会爱他了,伏家的人都成了刺向他的尖刀。
他不明白自己还有什么好犹豫的,到如今的地步,他们早就是你死我活的仇敌,对敌人仁慈,就是对自己残忍。
十二月,梁献卓传伏缇一人进京,封她为新任舞阳侯,赐她金印紫绶。
梁献卓这么做,也是想看看伏缇会不会回京,若她不受诏,那就可以逆贼论处,他可先派兵前往五原郡拿下伏缇,有伏缇在手,魏琨绝不敢轻举妄动。
这是他与魏琨之间的厮杀,他没想过伤伏家人,伏嫽愿意让魏琨利用伏家人,他为什么不可以利用,他先前太在意前世,一直不愿动伏家的人,给了魏琨可趁之机,对付魏琨这样的奸佞小人,就要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诏令传去五原郡,伏缇本可以不入京,但她很清楚,不入京,等待着的就是新帝发兵来打五原郡,一年以前,魏琨就递信给过她,魏琨反了,她和张元固明面上还是朝廷的臣属,梁献卓不说话,他们就可以装作不知道,依然值守他们的指责,抵抗匈奴。
张元固当了这么多年的楚臣,仅因为他和魏琨是连襟,就要他造反跟随魏琨,这也是在背弃他对楚室的忠诚,除非皇帝有大错,不然他无法违背自己的良心。
伏缇最终还是决定回长安,在两难的抉择下,她必须要保住五原郡免受战乱之苦,五原郡不能打起来,张元固也不能被新帝当成叛贼处置,现在的新朝只有张元固最熟悉匈奴战法。
梁献卓现在发话了,要她入京,留张元固镇守边关,说到底,这是内乱,梁献卓再丧心病狂,也不愿被匈奴入侵楚地,这是他作为皇帝的底线,所以梁献卓也不会立刻就杀了她,她是张元固的妻子,杀她就是逼张元固造反,新帝还不至于蠢到这地步。
伏缇近年关时回到了长安。
梁献卓召见了她,和颜悦色的询问了边境情况,她也往常回京般,如实回禀。
梁献卓没有提伏叔牙,也没有提伏家的其他人,倒是真真切切的晋封她为舞阳侯,授予金印紫绶。
君恩不能不受,可是受了就是否定她父亲伏叔牙的功绩。
伏缇不愿受。
梁献卓邀她入甘陵,领她到孝穆帝的坟墓前,孝穆帝的墓碑左右两侧安葬着他在世时的股肱之臣,那时朝中得孝穆帝倚重的几位当轴中还有伏叔牙,当年孝穆帝修建这座陵园,特意提过,在他的身旁给伏叔牙留一个安葬的位置。
可是伏叔牙违背了君臣道义,帮着自己的女婿造反。
伏叔牙教她修习武行,教她忠孝节烈,最后伏叔牙没有做到。
伏缇跪在孝穆帝的墓碑前,羞愧难当。
梁献卓询问她,“朕若派你南下收复失地,你可愿前往?”
伏缇紧握双手。
梁献卓没有逼迫她立刻同意,让她安心在长安的伏家府邸住下,府邸打扫的干干净净,还是像她幼时的模样,记事起,她在院中练拳,伏嫽就会趴到墙头,跟她说外面有什么好看好玩的物事,稚妹淘气,但她也像家里其他的姊妹般疼爱她。
如果她没有嫁给魏琨,伏家就不会走到这个地步,他们本该是和睦之家,现今家都没了。
年关将至,各地的地方官入京朝见梁献卓,凉州牧杨寿不得空来长安,只因凉州又遭羌人突袭,他没法回京述职,并且请求朝廷增援粮草。
梁献卓立即增派了粮草去支援。
益州的广汉郡和巴郡今年夏季遭了旱,收成少,上缴的农税也见少,梁献卓没有责怪,只是交代两郡太守来年做好防旱防涝工作,不能再让百姓受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