嫁宿敌(重生) 第143节(1 / 4)
夜色里,水面有风,风里夹杂着细小的雨,打在伏嫽面上,她眼睛就又有些发酸。
船靠岸,魏琨迈步跨上船,她强忍着泪对他道,“我没能让二姊姊信服我,我打了败仗。”
第149章
魏琨没说什么,捏了捏她的脸,随后神色平静的听她说这一日发生的事。
他早有预料,伏缇没有切身体会过被皇权逼迫残害的滋味。
譬如大姊伏姜,前有戾帝无故撤了大姨夫窦豹的职位,后有窦相国到了致仕的年岁,却被梁献卓扣着不放,再譬如三姊伏昭,她君舅原昂被戾帝逼得撞柱自杀,原氏一族尽遭流放。
而伏缇随夫驻守在五原郡,远离长安,也就远离了这些权势纷争,即使她心疼伏嫽,她也还是会有所考量,不可能就贸然倒向他们,更遑论二姊夫在五原郡,她也要顾及二姊夫。
魏琨随后请伏叔牙下船,一家子先回了太守府。
安顿好伏叔牙,伏嫽当晚刻好信简,于次日让主簿带信简先回广陵。
接下来要干什么,魏琨没有说,只是按部就班的命宁休继续整装练水军。
伏嫽听阿稚她们说,淮水上停了许多战船,战船上的水军全副武装。
魏琨从来没有懈怠过,他时刻做好开战的准备。
伏嫽虽有惆怅,却也没再劝阻,她该劝的都劝了,二姊姊至少不像先前那般偏激,最差的结果是双方对战,二姊姊常年在北地,并没有打过水仗,优势在魏琨,活擒应该不难,难的是怎么能让她屈服,且不会即刻赴死。
等了几日,北面也没有攻战的苗头,伏嫽便知这一时半会伏缇是不可能带兵来打的,大抵她也在纠结中。
梁光君得到信简后,不日就赶来了寿春,把伏叔牙骂了个狗血淋头,伏叔牙原还对朝廷抱有歉疚,被梁光君骂了一顿后,才又振作起来。
梁光君向来脾气烈性,要亲自去义成找伏缇,三个女儿里,就伏缇最像伏叔牙,像头犟驴,得她一顿骂方才能骂醒。
但伏嫽安抚她,这时再去却不成的,最好书信都不能寄,二姊姊毕竟是朝廷封的平渡大将军,他们这些已经是反贼的人一再过去找她,传到梁献卓耳朵里,梁献卓定会催促她打这场仗,这短暂的僵持来之不易,得伏缇自己想通了,才会有后路可以走。
梁光君也知这个理,没有再急着去,和伏叔牙先回广陵等待。
——
义成这里,前将军瞧伏缇归来,一颗心放回肚子里,但暗中还是递信回长安,告诉梁献卓,伏家人来了几个,大多是来劝伏缇的,但伏缇并没有动摇。
梁献卓收到信,果如他所料,伏缇绝非随意撼动之辈,他需要这样只忠于他的武将,现下朝堂上,他提拔了一批新将,这些新将终究还没有亲历战场,正好可以让伏缇带带人。
梁献卓遣了两名副将过去。
副将到义成之前,伏缇的营地发生了一件小到极不起来的小事。
有几个奴隶误入营地。
这事本都不会报给伏缇,那几个奴隶直接赶走就行了,可伏缇每日要操练军士,在操练台上看见了那几个奴隶哭叫,遂命人带到跟前。
奴隶们扑通跪在她面前,哭着求她给口饭吃。
口音不像义成本地人,经问才知,他们是从兖州逃来的,原先是南郡人,新帝怜他们在南郡活不下去,故颁下迁徙兖州的政令,让他们落户兖州,分田地安家,可到了兖州才知,那里并没有多少土地够他们分,良田尽数被地方豪强捏在手里,跋山涉水来到这里的人早已筋疲力尽,又岂能再返回南郡,多数只能卖身为奴,才能苟活。
这些奴隶忍受着豪强的鞭打斥骂,还吃不饱饭,时日一长,自然受不了,去年兖州秋冬正好有旱情,这才逃了出来。
一个地方郡人口少的有十多万,多的有百十万,这么多人听从新帝诏令东迁兖州,原就是信任新帝,可谁会想到兖州没有土地给他们,他们被迫成了奴隶。
伏缇心中五味陈杂,随即给他们食物,待他们饱腹,他们纷纷愿归入军中,宁愿当兵打仗也不愿回兖州被奴役。 ↑返回顶部↑
船靠岸,魏琨迈步跨上船,她强忍着泪对他道,“我没能让二姊姊信服我,我打了败仗。”
第149章
魏琨没说什么,捏了捏她的脸,随后神色平静的听她说这一日发生的事。
他早有预料,伏缇没有切身体会过被皇权逼迫残害的滋味。
譬如大姊伏姜,前有戾帝无故撤了大姨夫窦豹的职位,后有窦相国到了致仕的年岁,却被梁献卓扣着不放,再譬如三姊伏昭,她君舅原昂被戾帝逼得撞柱自杀,原氏一族尽遭流放。
而伏缇随夫驻守在五原郡,远离长安,也就远离了这些权势纷争,即使她心疼伏嫽,她也还是会有所考量,不可能就贸然倒向他们,更遑论二姊夫在五原郡,她也要顾及二姊夫。
魏琨随后请伏叔牙下船,一家子先回了太守府。
安顿好伏叔牙,伏嫽当晚刻好信简,于次日让主簿带信简先回广陵。
接下来要干什么,魏琨没有说,只是按部就班的命宁休继续整装练水军。
伏嫽听阿稚她们说,淮水上停了许多战船,战船上的水军全副武装。
魏琨从来没有懈怠过,他时刻做好开战的准备。
伏嫽虽有惆怅,却也没再劝阻,她该劝的都劝了,二姊姊至少不像先前那般偏激,最差的结果是双方对战,二姊姊常年在北地,并没有打过水仗,优势在魏琨,活擒应该不难,难的是怎么能让她屈服,且不会即刻赴死。
等了几日,北面也没有攻战的苗头,伏嫽便知这一时半会伏缇是不可能带兵来打的,大抵她也在纠结中。
梁光君得到信简后,不日就赶来了寿春,把伏叔牙骂了个狗血淋头,伏叔牙原还对朝廷抱有歉疚,被梁光君骂了一顿后,才又振作起来。
梁光君向来脾气烈性,要亲自去义成找伏缇,三个女儿里,就伏缇最像伏叔牙,像头犟驴,得她一顿骂方才能骂醒。
但伏嫽安抚她,这时再去却不成的,最好书信都不能寄,二姊姊毕竟是朝廷封的平渡大将军,他们这些已经是反贼的人一再过去找她,传到梁献卓耳朵里,梁献卓定会催促她打这场仗,这短暂的僵持来之不易,得伏缇自己想通了,才会有后路可以走。
梁光君也知这个理,没有再急着去,和伏叔牙先回广陵等待。
——
义成这里,前将军瞧伏缇归来,一颗心放回肚子里,但暗中还是递信回长安,告诉梁献卓,伏家人来了几个,大多是来劝伏缇的,但伏缇并没有动摇。
梁献卓收到信,果如他所料,伏缇绝非随意撼动之辈,他需要这样只忠于他的武将,现下朝堂上,他提拔了一批新将,这些新将终究还没有亲历战场,正好可以让伏缇带带人。
梁献卓遣了两名副将过去。
副将到义成之前,伏缇的营地发生了一件小到极不起来的小事。
有几个奴隶误入营地。
这事本都不会报给伏缇,那几个奴隶直接赶走就行了,可伏缇每日要操练军士,在操练台上看见了那几个奴隶哭叫,遂命人带到跟前。
奴隶们扑通跪在她面前,哭着求她给口饭吃。
口音不像义成本地人,经问才知,他们是从兖州逃来的,原先是南郡人,新帝怜他们在南郡活不下去,故颁下迁徙兖州的政令,让他们落户兖州,分田地安家,可到了兖州才知,那里并没有多少土地够他们分,良田尽数被地方豪强捏在手里,跋山涉水来到这里的人早已筋疲力尽,又岂能再返回南郡,多数只能卖身为奴,才能苟活。
这些奴隶忍受着豪强的鞭打斥骂,还吃不饱饭,时日一长,自然受不了,去年兖州秋冬正好有旱情,这才逃了出来。
一个地方郡人口少的有十多万,多的有百十万,这么多人听从新帝诏令东迁兖州,原就是信任新帝,可谁会想到兖州没有土地给他们,他们被迫成了奴隶。
伏缇心中五味陈杂,随即给他们食物,待他们饱腹,他们纷纷愿归入军中,宁愿当兵打仗也不愿回兖州被奴役。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