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里有个王子病 第188节(1 / 4)
  可沈霏没有去后座,她朝她直奔而来,一把抱住她,嗷嗷哭起来。
祝婴宁:?
没等她对此做出反应,温文旭也跑了回来,张开长长的手臂一把抱住她们两个,同样嗷嗷大哭。
祝婴宁:?
他们这样,她反而忍不住想笑,被他们夹击在中间,挤得脸颊肉都扁扁的,缩着肩膀受不了地咯咯笑着,在安保人员喷火的视线下提醒他们:“好啦好啦,你们真的得走了。”
最后她微笑着,这两人反而是哭哭啼啼着上去的。
祝婴宁还得出了一个结论——
沈霏买的那款眼线防水效果很好,过期了也好用。
第223章 寂寞
来机场的路上是三个人,回村的路上便只剩她一个了。
祝婴宁没有放车载音乐,一路安安静静地驶回了村庄。
到村里恰是下午一点半,一个吃午饭嫌晚、吃下午茶嫌早的尴尬的时间段,她琢磨着要不要随便给自己泡碗方便面吃,对着温文旭留下来的一箱方便面纠结着,忽听屋外有人叫:“小祝——小祝在家吗?”
“在!”她跑过去。
一个村民站在她家门口,说:“支书喊你去他家吃饭。”
“啊。”她愣了愣,随即满口应下,“我知道了,谢谢你传话,我两分钟后就过去。”
她进屋打算找瓶白酒去做客,毕竟做客总不好两手空空。
门口那人传完了话,却没有马上离开,她抱着白酒出来时,对方还在门口徘徊,往空荡荡的屋里瞄了瞄,食指一指里头,好奇地问:“小祝啊,我听支书说小沈和小温今儿回大城市任职了,是有这么一回事吗?我看这屋里头都空了。”
“是。”祝婴宁点了点头。
那人便又问:“那你怎么没走呢?”
她怎么没走呢?
这问题的答案简单,然而真要同对方解释起来,就显得复杂了,她思索一会儿,答:“因为我还有事没做完。”
“哦——是猪肉电商的事吧?”那人猜。
她笑答:“对。”
携酒前往王胜举家,他的家人已经吃完了,妻子正在卧室哄孩子午睡,王胜举指了指桌上新炒的两盘菜,说:“我自己重新炒了两盘,简单吃点,你别介意。”
看她带酒,又说,“就这么两道菜,我哪来的老脸喝你的酒。而且大中午的——不喝不喝。”
推诿一番,无果,酒便先搁置一旁。相对而坐,王胜举给她和他自己冲了两杯浓茶,就着茶水下饭。吃了有十分钟,才将话匣子打开,问她:“他们这一走,你肯定有段时间不习惯了。”
她苦笑着应:“嗯。”
人之常情,离别总得有段时间适应。
王胜举抿酒似的抿茶,摇头道:“这几年的扶贫工作确实卓有成效,不过你也看到了,村里还是留不住人,可惜啊……不仅留不住年轻的创业者,也留不住年轻的干部。每隔一段时间,上头派人下来,大家风风火火干一阵,最后也就走了,一茬一茬,就跟路边一年生的草花一样,春生冬死。”
“……嗯。”她当然清楚这个现象,这一声应得沉重,也知王胜举在村里工作这么多年,于这方面一定有更深的感触。 ↑返回顶部↑
			
			
			
			
			
		祝婴宁:?
没等她对此做出反应,温文旭也跑了回来,张开长长的手臂一把抱住她们两个,同样嗷嗷大哭。
祝婴宁:?
他们这样,她反而忍不住想笑,被他们夹击在中间,挤得脸颊肉都扁扁的,缩着肩膀受不了地咯咯笑着,在安保人员喷火的视线下提醒他们:“好啦好啦,你们真的得走了。”
最后她微笑着,这两人反而是哭哭啼啼着上去的。
祝婴宁还得出了一个结论——
沈霏买的那款眼线防水效果很好,过期了也好用。
第223章 寂寞
来机场的路上是三个人,回村的路上便只剩她一个了。
祝婴宁没有放车载音乐,一路安安静静地驶回了村庄。
到村里恰是下午一点半,一个吃午饭嫌晚、吃下午茶嫌早的尴尬的时间段,她琢磨着要不要随便给自己泡碗方便面吃,对着温文旭留下来的一箱方便面纠结着,忽听屋外有人叫:“小祝——小祝在家吗?”
“在!”她跑过去。
一个村民站在她家门口,说:“支书喊你去他家吃饭。”
“啊。”她愣了愣,随即满口应下,“我知道了,谢谢你传话,我两分钟后就过去。”
她进屋打算找瓶白酒去做客,毕竟做客总不好两手空空。
门口那人传完了话,却没有马上离开,她抱着白酒出来时,对方还在门口徘徊,往空荡荡的屋里瞄了瞄,食指一指里头,好奇地问:“小祝啊,我听支书说小沈和小温今儿回大城市任职了,是有这么一回事吗?我看这屋里头都空了。”
“是。”祝婴宁点了点头。
那人便又问:“那你怎么没走呢?”
她怎么没走呢?
这问题的答案简单,然而真要同对方解释起来,就显得复杂了,她思索一会儿,答:“因为我还有事没做完。”
“哦——是猪肉电商的事吧?”那人猜。
她笑答:“对。”
携酒前往王胜举家,他的家人已经吃完了,妻子正在卧室哄孩子午睡,王胜举指了指桌上新炒的两盘菜,说:“我自己重新炒了两盘,简单吃点,你别介意。”
看她带酒,又说,“就这么两道菜,我哪来的老脸喝你的酒。而且大中午的——不喝不喝。”
推诿一番,无果,酒便先搁置一旁。相对而坐,王胜举给她和他自己冲了两杯浓茶,就着茶水下饭。吃了有十分钟,才将话匣子打开,问她:“他们这一走,你肯定有段时间不习惯了。”
她苦笑着应:“嗯。”
人之常情,离别总得有段时间适应。
王胜举抿酒似的抿茶,摇头道:“这几年的扶贫工作确实卓有成效,不过你也看到了,村里还是留不住人,可惜啊……不仅留不住年轻的创业者,也留不住年轻的干部。每隔一段时间,上头派人下来,大家风风火火干一阵,最后也就走了,一茬一茬,就跟路边一年生的草花一样,春生冬死。”
“……嗯。”她当然清楚这个现象,这一声应得沉重,也知王胜举在村里工作这么多年,于这方面一定有更深的感触。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