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腰藏春 第100节(3 / 4)
他苍白的嘴唇颤抖着,却说不出一个字,只是用还能活动的左手,艰难地解下腰间那个浸满海水的皮囊。
皮囊解开,一颗浑圆的珍珠滚落在宋蝉掌心,在夕阳的照耀下,流转着异彩光晕。
这珍珠足有拇指大小,如此好的品相,恐怕只有在最危险的深海礁洞中才能寻到。
宋蝉的指尖触到珍珠上残留的血迹,突然明白了什么。
“你……你去采珠了?”
阿措终于支撑不住,跌坐在沙滩上,沾满沙粒的手紧紧握住宋蝉的手腕,将珍珠牢牢按在她掌心。
“儋州的商船……下个月初五到。这颗珠子,应当够你打点海关……”
海风突然变得咸涩起来。
宋蝉看着阿措手臂那道狰狞的伤口,心头涌起一阵酸涩的暖意。
恍惚间,她想起在陆府的那些日子。
她曾跪在冰冷的地砖上祈求陆湛再给她一次机会,也曾在他身/下假意逢迎,只为换取他的信任。
偶尔得到几分廉价的施舍已是万幸,又怎敢奢求一分尊重平等的相待。
只是今日看见阿措真诚的双眼,宋蝉才突然意识到,原来真心是可以这样简单。
“真是个傻子。”宋蝉声音哽咽,撕下衣袖,小心缠上阿措手臂伤口,一滴泪不受控制地砸在阿措手背上,“往后再不许做这样危险的事了,我宁愿不要什么香料铺子,也不要你拿命去换。”
阿措愣住了,这个在惊涛骇浪里都不曾变过脸色的少年,此刻却因为一滴眼泪手足无措起来。
他笨拙地抬起手,似乎想替她擦泪,又在半空停住,最后只是咧开嘴,露出一个难得的笑容。
有了阿措的这颗珠子,事情就好办了许多。
宋蝉没有贸然将整颗珠子变卖,而是托阿赵叔叔的关系,寻了个可靠的中间人,将珠子换成了便于流通的银票。在分给阿赵叔及其帮忙的好友应得的份额后,剩下的银钱都被她仔细收好,留着日后经营生意时再用。
有了这些银票打点,从儋州运送香料的事情很快就有了眉目。
第一批香料比预期更早地运抵了济都,事情顺利得让宋蝉都有些意外。
即便如此,她始终保持着警惕。虽然儋州地处偏远,但难保没有陆湛安插的眼线。
她再三嘱咐阿赵的叔叔,采购时务必谨慎,千万不要透露她的真实身份。每次进货都要分成小批量,通过不同的渠道运送,以免引起大燕那边的注意。
可宋蝉万万没有想到,纵然她如此小心谨慎,这消息还是顺着商路,一路传到了陆湛的耳中。
*
这些日子,陆府派出的暗卫如潮水般涌向沿海各地。
从北边渔阳郡到南边的儋州港,每一处码头都安插了陆湛的眼线。与此同时,梅桢之调遣的梅家军也悄然行动,两方人马在沿海各州县明争暗斗,却都默契地避开了官府的耳目。
奇怪的是,任凭他们将海岸线翻了个底朝天,宋蝉却如同人间蒸发般杳无踪迹。
每每有疑似线索传来,陆湛必定亲自查验,可最终不是认错了人,就是迟了一步。
那些呈上来的画像被他妥帖地收挂在屋里,每当午夜时,他便会望着满墙的画像出神。
朝中同僚都察觉到了陆大人的异样。 ↑返回顶部↑
皮囊解开,一颗浑圆的珍珠滚落在宋蝉掌心,在夕阳的照耀下,流转着异彩光晕。
这珍珠足有拇指大小,如此好的品相,恐怕只有在最危险的深海礁洞中才能寻到。
宋蝉的指尖触到珍珠上残留的血迹,突然明白了什么。
“你……你去采珠了?”
阿措终于支撑不住,跌坐在沙滩上,沾满沙粒的手紧紧握住宋蝉的手腕,将珍珠牢牢按在她掌心。
“儋州的商船……下个月初五到。这颗珠子,应当够你打点海关……”
海风突然变得咸涩起来。
宋蝉看着阿措手臂那道狰狞的伤口,心头涌起一阵酸涩的暖意。
恍惚间,她想起在陆府的那些日子。
她曾跪在冰冷的地砖上祈求陆湛再给她一次机会,也曾在他身/下假意逢迎,只为换取他的信任。
偶尔得到几分廉价的施舍已是万幸,又怎敢奢求一分尊重平等的相待。
只是今日看见阿措真诚的双眼,宋蝉才突然意识到,原来真心是可以这样简单。
“真是个傻子。”宋蝉声音哽咽,撕下衣袖,小心缠上阿措手臂伤口,一滴泪不受控制地砸在阿措手背上,“往后再不许做这样危险的事了,我宁愿不要什么香料铺子,也不要你拿命去换。”
阿措愣住了,这个在惊涛骇浪里都不曾变过脸色的少年,此刻却因为一滴眼泪手足无措起来。
他笨拙地抬起手,似乎想替她擦泪,又在半空停住,最后只是咧开嘴,露出一个难得的笑容。
有了阿措的这颗珠子,事情就好办了许多。
宋蝉没有贸然将整颗珠子变卖,而是托阿赵叔叔的关系,寻了个可靠的中间人,将珠子换成了便于流通的银票。在分给阿赵叔及其帮忙的好友应得的份额后,剩下的银钱都被她仔细收好,留着日后经营生意时再用。
有了这些银票打点,从儋州运送香料的事情很快就有了眉目。
第一批香料比预期更早地运抵了济都,事情顺利得让宋蝉都有些意外。
即便如此,她始终保持着警惕。虽然儋州地处偏远,但难保没有陆湛安插的眼线。
她再三嘱咐阿赵的叔叔,采购时务必谨慎,千万不要透露她的真实身份。每次进货都要分成小批量,通过不同的渠道运送,以免引起大燕那边的注意。
可宋蝉万万没有想到,纵然她如此小心谨慎,这消息还是顺着商路,一路传到了陆湛的耳中。
*
这些日子,陆府派出的暗卫如潮水般涌向沿海各地。
从北边渔阳郡到南边的儋州港,每一处码头都安插了陆湛的眼线。与此同时,梅桢之调遣的梅家军也悄然行动,两方人马在沿海各州县明争暗斗,却都默契地避开了官府的耳目。
奇怪的是,任凭他们将海岸线翻了个底朝天,宋蝉却如同人间蒸发般杳无踪迹。
每每有疑似线索传来,陆湛必定亲自查验,可最终不是认错了人,就是迟了一步。
那些呈上来的画像被他妥帖地收挂在屋里,每当午夜时,他便会望着满墙的画像出神。
朝中同僚都察觉到了陆大人的异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