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我下山修仙了 第86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方师父那最高学历的要求完全是站在她的立场上,替徒弟寻求的一条双保险的路子。
  而在林星火的学历尚且不能够独当一面时,李袁就成了她最好的导师人选。老头要名声以延续李家的盛名,他的医术是不能支撑他成为一代大医国手,可他却能独辟蹊径,成为某种甚至某几种特效药物的“名方名医”。
  李老爷子不贪心,他确实会看人,眼睛够毒,拜访了方同俭几次,就劝服了这个从来都压他一头的世交老友。
  “也就是咱不要虚名,日后想要的时候,也不会缺了路子。”方同俭跟徒弟抱怨:“不然不能白便宜了李老头。”
  逗得林星火直笑:“便宜?组建实验室、立项目、争取各项政策……这是便宜咱了吧?”除了立项内容和初始方向,李老爷子啥活都干了,但人家只要名声,具体成果都不要,这种价码开出来只怕很多大佬都得心动,这是什么天降的合伙人呐!
  这跟霸占学生成果可不相干,李袁自己会参与到整个实验过程中,林星火只是引路人,只是砸到牛顿的那颗苹果。实际上,在项目中,需要林星火具体出力的地方并不多,在李袁的实验
  室中,她是参与者,也仅仅是参与者。但李袁给出‘引路’的报酬实在不低,成果带来的具体价值他都拱手相让了。纵然林星火再是天降奇才,放到日后,且不说国内尚未成熟的实验机制,就算是国外那种已经商业化的实验室也不会给出这么好的条件。
  也就是李老爷子年岁大了,他从方同俭这里见到了更不凡的“北园竹”,赌这几年一定会做出成果——当然了,这里面也有独孙李竝整日吹得迷魂风,他孙子把乌年都夸出花儿来了,奔着“开发填补农用机械缺口”这一远大理想的李竝同学入学没多长时间就认定了自己的学科引路人……借着乌年和林星火的特殊关系,这小子还缓和了爷爷对他志向专业的不满,李竝对老爷子发誓说会在这一专业上做出非凡成就,不堕祖宗名声。
  李竝的大力鼓吹成了压到李老爷子的最后一根稻草。
  林星火携乌年参加肖兰芹婚礼的时候,她佩戴在胸口的装饰,除了大学校徽之外,已经又添上了个长方形金属小牌子,上头是某实验室初级研究员的字样……屈屈大学二年级,就被教授看好,收入自己的实验室,这几乎预示着前途无量,至少肖兰芹一直想要的保研名额人家轻轻松松就拿到手了。
  自打同寝室的三个人都来到入座后,穿着最时髦的红呢子大衣的肖兰芹的笑脸不自觉的僵了又僵。
  -----------------------
  作者有话说:改了点内容。
  李袁老爷子缺少突破方向,他并不是要无耻侵占星火的成果,而星火也正需要这样一个导师保驾护航,小天使们不要误会老人家学术不端。
  注:
  元代名医丹溪翁:朱丹溪是宋末元初的一位名医,医术高明,他与李杲、刘完素和张从正并称为“金元四大家”,他本名是朱震亨,丹溪是他的号。朱丹溪四十四岁才开始学医,典型的半路出家,但终成名医。经典名方:益气固表之“玉屏风散”,防风、黄芪(蜜灸)、白术。虽然只有三味药物,但诸药合用,补中有散,散中有补,共建益气、固表止汗之功效。【百度】
  第96章
  新娘子的三个同寝同学被安排在了最靠近主桌的次席上,这一桌除了她们,基本上都是林起云单位的同事,看样子都是事业有成的中年人,帮忙管事的司仪真的是很客气高看了。
  蔡卫红的胸.前佩戴者一枚跟林星火差不多的铭牌,只是没有“初级研究员”的字样。也算是近水楼台先得月,蔡卫红作为林星火的室友,在她通过申请兼修中药专业时是第一个接纳她并与她组成小组的人,她们小组最先研究北园竹……就比别人快了这一小步,李教授实验室招收人手时就把她的名字也写在辅助人员名单里了。
  林星火没那么高尚,在不违背原则的时候,她也更愿意优先照拂身边的朋友。
  蔡卫红是个拼命三娘,她成绩很好,又在单位药房里工作多年,是个既有一定基础又不缺学习能力的人。李教授实验室里也需要中药学的实验员,蔡卫红现在虽然只能作为助手给人打下手,但这本身就是一个难得的学习机会,再说了,只要学多了,助手也能转正。
  要不是谭月梅志不在此,林星火也想把她塞进去,哪怕最后都不能站稳脚跟,这也将是一个在校生能获得的最可贵的历练。但这个岁数比她们都小的人才是那个最有主意的人,她是一颗红心向着家里的老本行呐,现在就开始准备要考她姨夫同事的研究生了。谭月梅鬼精灵,早给自己选好了想拜入门的导师,为此还把自己的宝贝钱币册姻亲借给那位女教授,给人家的著作添参考。
  于是这一桌就有三个看上去很不错的女孩子,同桌陪客的林家的朋友同事都有点意动。今年回城的知青更多了,未婚的大龄男女一把把都是,谁家的亲戚朋友里没有个‘老大难’?
  可真正如意的对象却难找的很。四九城的婚姻市场比前几年流行“拍婆子”的时候更乱,至少那时候胡闹的人少,现在却是到处都乱糟糟的,无业的混迹在街头的男青年都快成了治安难题了。
  有工作的要找个同样有工作的,没工作的更不肯落后,要是结婚后两口子都喝西北风,那还不如不结婚呢。可这有工作的女娃本来就少,这还是当初领袖说过“妇女能顶半边天”才有的好局面,重男轻女的老旧观念不是那么容易就能扳回来的……这就导致了那上了点年纪的大嫂小婶们都炼出个保媒拉纤的好眼神了。
  现在工厂铭牌就是最值得得意显摆的东西。
  而女大学生还是比女职工更上一层楼的绝佳选择,校徽成了最贵的首饰。
  可惜的是林星火身边坐着乌年,乌年怀里抱着个胖嘟嘟的小女娃,这一看就是一家三口。不过蔡卫红和谭月梅两人都是自己来的,这也是现在吃席的惯例,这会儿物资不不够丰富,大家都自觉的不给新人添麻烦。
  要不是之前肖西进找过乌年,今天乌年也不必来参加肖兰芹的喜宴,肖西进当时拎了礼物,今天乌年和林星火分别上了礼金,就算给还回去了。
  同桌的大姨婶子都拉着蔡卫红、谭月梅热情的说话,那话里话外都在打听。没多久,有过丰富社会工作经验的蔡卫红就‘逃出’了寒暄,这同学亮出了自己挂在脖子上的结婚戒指,那金灿灿的一看就是黄金的,看那粗苯的款式还像是老人家藏起来传给儿孙的,这东西做不了假,没人不信蔡卫红真结婚了。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