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1 / 2)
宁晚枫端着水果出来时,看见曲桴生正盯着窗外的雪发呆。“在想什么?”她把一瓣橘子塞进曲桴生嘴里。
“在想……”曲桴生嚼着橘子,甜味在舌尖蔓延,“原来包饺子这么有意思。”
“那当然。”宁晚枫挨着她坐下,往她手里塞了个苹果,“等明天,我教你剪窗花,我妈说我剪的小兔子最像了。”
“好。”曲桴生点头,看着宁晚枫被炉火映得发红的脸颊,这个冬天,大概是她过得最温暖的一个冬天。
没有父亲的念叨,没有实验的数据,没有必须要达到的标准。只有暖烘烘的煤炉,香喷喷的饺子,和身边这个总爱捉弄她,却把她照顾得无微不至的人。
她低头看了看自己的手,指尖似乎还残留着包饺子时的面粉,还有宁晚枫手心的温度。那些歪歪扭扭的饺子,像一个个笨拙却真诚的符号,记录着此刻的温暖和安宁。
窗外的雪越下越大,屋内却温暖如春。曲桴生想,或许“家”的真谛,从来都不是多么华丽的房子,而是有一个人,愿意牵着你的手,教你包歪歪扭扭的饺子,愿意陪你在雪天里,分享一碗热腾腾的汤。
就像此刻,她和宁晚枫,还有这个充满烟火气的厨房。
第52章 海边
公示栏前的人渐渐散去时,曲桴生还站在一等奖学金名单前,指尖无意识地划过自己的名字。阳光透过悬铃木的叶隙落在纸上,“曲桴生”三个字被晒得发烫,旁边紧挨着的“宁晚枫”,笔画舒展得像在笑。
“发什么呆呢?”宁晚枫从身后拍了下她的肩膀,手里举着刚买的冰汽水,瓶身凝着水珠,“走了,请你喝汽水,庆祝我们俩‘双杀’一等奖学金。”
曲桴生接过汽水,指尖触到冰凉的瓶身,才后知后觉地笑了笑。这是她们第二次一起拿一等奖学金,去年此时,两人在食堂点了份糖醋里脊,对着餐盘碰了碰可乐罐,就算庆祝了。
“去哪喝?”曲桴生拧开汽水瓶,气泡“滋滋”地往上冒。
“去操场吧,那边凉快。”宁晚枫拉着她往操场走,帆布鞋踩在树荫里的光斑上,脚步轻快得像要飞起来。
操场的看台上没什么人,风卷着白杨树的叶子沙沙响。两人并排坐下,脚悬在半空晃悠。宁晚枫喝了口汽水,突然转头看她,眼睛亮得像落了星子:“哎,我们去旅行吧?”
曲桴生愣了愣:“旅行?”
“对啊,”宁晚枫的脚尖轻轻踢着看台的铁架,发出“当当”的轻响,“用奖学金去,就当给自己放个假。你看我们这学期,不是泡实验室就是扎画室,都快发霉了。”
“去哪?”她问,声音里带着自己都没察觉的期待。
宁晚枫往她身边凑了凑,气息里混着汽水的甜香:“去海边吧?我想看海。”她顿了顿,指尖故意蹭过曲桴生的手背,语气带着点狡黠的雀跃,“还想看你穿裙子的样子。”
曲桴生的耳尖“腾”地红了。她很少穿裙子,衣柜里只有两条规规矩矩的长裙,还是母亲在世时给她买的。宁晚枫总笑她“把自己裹得像个数学公式”,此刻却突然提起裙子,让她心跳漏了半拍。
“海边……会不会太热?”她试图转移话题,指尖攥紧了汽水瓶。
“热才好啊,可以踩水,可以吃冰棒,还可以看日出。”宁晚枫掰着手指数,眼睛里的光越来越亮,“我查过了,青岛的海这个季节最舒服,不冷不热,还有好多好吃的海鲜。”
看着她雀跃的样子,曲桴生怎么也说不出拒绝的话。她轻轻“嗯”了一声,声音小得像怕被风吹走:“好啊。”
“真的?!”宁晚枫立刻坐直了,差点从看台上跳下去,“那我们就去青岛!我这就查攻略!”
她手忙脚乱地摸出手机,点开旅游APP,屏幕上跳出碧海蓝天的照片。“你看这个海滩,沙子是白的!还有这个教堂,红顶的,拍照片肯定好看!”她把手机往曲桴生面前凑,指尖划过屏幕上的海景房,“我们住这种能看见海的房间吧?早上醒来就能看到日出。”
曲桴生的目光落在“海景房”三个字上,照片里的房间有个小阳台,摆着两把藤椅,透过落地窗能看到翻涌的浪花。
“好。”她应着,心里已经开始盘算行程。
接下来的几天,两人一有空就凑在一起研究攻略。宁晚枫负责查景点和美食,在笔记本上画满了歪歪扭扭的记号——“栈桥必去”“海鲜市场要砍价”“啤酒博物馆可以免费试喝”;曲桴生则默默打开订票软件,对比着高铁的时间和酒店的价格,手指在屏幕上飞快地滑动。
周五晚上,宁晚枫被室友拉去看电影,曲桴生坐在宿舍里,点开了那家海景酒店的预订页面。页面上显示有双床房和大床房,她的指尖在“双床房”的选项上停了很久,想起去年在邻市住的小旅馆,两张单人床挨得很近,夜里能听见宁晚枫轻轻的呼吸声。
她咬了咬唇,点了双床房,却在备注栏里犹豫了。光标在屏幕上闪了又闪,她最终敲下一行字:“您好,两张床是否可以拼在一起?麻烦了。” ↑返回顶部↑
“在想……”曲桴生嚼着橘子,甜味在舌尖蔓延,“原来包饺子这么有意思。”
“那当然。”宁晚枫挨着她坐下,往她手里塞了个苹果,“等明天,我教你剪窗花,我妈说我剪的小兔子最像了。”
“好。”曲桴生点头,看着宁晚枫被炉火映得发红的脸颊,这个冬天,大概是她过得最温暖的一个冬天。
没有父亲的念叨,没有实验的数据,没有必须要达到的标准。只有暖烘烘的煤炉,香喷喷的饺子,和身边这个总爱捉弄她,却把她照顾得无微不至的人。
她低头看了看自己的手,指尖似乎还残留着包饺子时的面粉,还有宁晚枫手心的温度。那些歪歪扭扭的饺子,像一个个笨拙却真诚的符号,记录着此刻的温暖和安宁。
窗外的雪越下越大,屋内却温暖如春。曲桴生想,或许“家”的真谛,从来都不是多么华丽的房子,而是有一个人,愿意牵着你的手,教你包歪歪扭扭的饺子,愿意陪你在雪天里,分享一碗热腾腾的汤。
就像此刻,她和宁晚枫,还有这个充满烟火气的厨房。
第52章 海边
公示栏前的人渐渐散去时,曲桴生还站在一等奖学金名单前,指尖无意识地划过自己的名字。阳光透过悬铃木的叶隙落在纸上,“曲桴生”三个字被晒得发烫,旁边紧挨着的“宁晚枫”,笔画舒展得像在笑。
“发什么呆呢?”宁晚枫从身后拍了下她的肩膀,手里举着刚买的冰汽水,瓶身凝着水珠,“走了,请你喝汽水,庆祝我们俩‘双杀’一等奖学金。”
曲桴生接过汽水,指尖触到冰凉的瓶身,才后知后觉地笑了笑。这是她们第二次一起拿一等奖学金,去年此时,两人在食堂点了份糖醋里脊,对着餐盘碰了碰可乐罐,就算庆祝了。
“去哪喝?”曲桴生拧开汽水瓶,气泡“滋滋”地往上冒。
“去操场吧,那边凉快。”宁晚枫拉着她往操场走,帆布鞋踩在树荫里的光斑上,脚步轻快得像要飞起来。
操场的看台上没什么人,风卷着白杨树的叶子沙沙响。两人并排坐下,脚悬在半空晃悠。宁晚枫喝了口汽水,突然转头看她,眼睛亮得像落了星子:“哎,我们去旅行吧?”
曲桴生愣了愣:“旅行?”
“对啊,”宁晚枫的脚尖轻轻踢着看台的铁架,发出“当当”的轻响,“用奖学金去,就当给自己放个假。你看我们这学期,不是泡实验室就是扎画室,都快发霉了。”
“去哪?”她问,声音里带着自己都没察觉的期待。
宁晚枫往她身边凑了凑,气息里混着汽水的甜香:“去海边吧?我想看海。”她顿了顿,指尖故意蹭过曲桴生的手背,语气带着点狡黠的雀跃,“还想看你穿裙子的样子。”
曲桴生的耳尖“腾”地红了。她很少穿裙子,衣柜里只有两条规规矩矩的长裙,还是母亲在世时给她买的。宁晚枫总笑她“把自己裹得像个数学公式”,此刻却突然提起裙子,让她心跳漏了半拍。
“海边……会不会太热?”她试图转移话题,指尖攥紧了汽水瓶。
“热才好啊,可以踩水,可以吃冰棒,还可以看日出。”宁晚枫掰着手指数,眼睛里的光越来越亮,“我查过了,青岛的海这个季节最舒服,不冷不热,还有好多好吃的海鲜。”
看着她雀跃的样子,曲桴生怎么也说不出拒绝的话。她轻轻“嗯”了一声,声音小得像怕被风吹走:“好啊。”
“真的?!”宁晚枫立刻坐直了,差点从看台上跳下去,“那我们就去青岛!我这就查攻略!”
她手忙脚乱地摸出手机,点开旅游APP,屏幕上跳出碧海蓝天的照片。“你看这个海滩,沙子是白的!还有这个教堂,红顶的,拍照片肯定好看!”她把手机往曲桴生面前凑,指尖划过屏幕上的海景房,“我们住这种能看见海的房间吧?早上醒来就能看到日出。”
曲桴生的目光落在“海景房”三个字上,照片里的房间有个小阳台,摆着两把藤椅,透过落地窗能看到翻涌的浪花。
“好。”她应着,心里已经开始盘算行程。
接下来的几天,两人一有空就凑在一起研究攻略。宁晚枫负责查景点和美食,在笔记本上画满了歪歪扭扭的记号——“栈桥必去”“海鲜市场要砍价”“啤酒博物馆可以免费试喝”;曲桴生则默默打开订票软件,对比着高铁的时间和酒店的价格,手指在屏幕上飞快地滑动。
周五晚上,宁晚枫被室友拉去看电影,曲桴生坐在宿舍里,点开了那家海景酒店的预订页面。页面上显示有双床房和大床房,她的指尖在“双床房”的选项上停了很久,想起去年在邻市住的小旅馆,两张单人床挨得很近,夜里能听见宁晚枫轻轻的呼吸声。
她咬了咬唇,点了双床房,却在备注栏里犹豫了。光标在屏幕上闪了又闪,她最终敲下一行字:“您好,两张床是否可以拼在一起?麻烦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