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2 / 3)
“你不能死,不能死……”
“你刚才到底想跟我说什么?你醒来告诉我啊!”
海风吹过空旷的礁石滩,只有海浪一遍遍拍打岩石的呜咽,像是在为她得不到回答的追问,奏响悲鸣。
-----------------------
作者有话说:大概是为什么最后一秒陈寅洛会忽然说我爱你呢。
他从来都没想到过,可以为了一个人不要自己的命吧。
那句话怎么说的:我将违背我的本能,忤逆我的天性,永远爱你。
从一开始陈知念问,能不能愿意为她改变的时候,他说,我喜欢你,但并不代表我要违背我的天性。
但这一刻,他确确实实背叛了自己意志。
第95章
白塔城的秋天来得猝不及防,前几日还带着夏末余温的风,一夜之间就裹上了凉意,将满城的梧桐叶染成深浅不一的金黄,风一吹,便簌簌落在柏油路上,铺出一条踩着会发出“沙沙”声的小径。
今天是十月二十号。
“今天的风好像比昨天更大了些,不过外面的阳光很好,陈寅洛你要不要起来晒晒太阳?”
她将带来的新鲜小苍兰插进床头的玻璃瓶,换掉昨天那束已经有些萎靡的洋桔梗。然后走到窗边,将窗帘全部拉开,金黄的阳光瞬时倾洒进来。
陈寅洛的头发比昏迷前长了许多,但被她仔细地修剪过,露出立挺清晰的眉眼。因为长期卧床,他的脸颊消瘦了些,轮廓显得更加锋利,但气色在专业护理下维持得很好,除了不会睁开眼睛、不会回应,一切都与常人无异。
从曼萨尼约礁石滩被救回白塔城,他已经这样昏迷了一年半。
最初被送进医院时,他的伤势严重到连经验最丰富的外科医生都倒吸一口凉气。
左侧第6-8根肋骨粉碎性骨折,巨大的撞击力导致脾脏破裂,肝脏挫裂伤,送到医院时腹腔出血量已经达到了1500毫升,血压已经低到警戒线以下,连心电图都出现了两次短暂的直线。
那场手术持续了整整十四个小时。
十四个小时里,手术室外的红灯就像嗜人妖兽血红的眼睛,就等着吞噬掉他的生命。陈知念就站在那扇门后,看着医护人员一次次匆忙进出,看着一袋袋血浆被送进去,看着代表病危的签字单一次次递到她面前。
走廊的时钟秒针咔嗒作响,每一秒都像在凌迟。
窗外的天色从天黑到天明,当红灯终于熄灭,疲惫的医生摘下口罩说:“命是暂时保住了,但能不能挺过去就看他自己了,感染、休克、多器官衰竭……每一关都可能是鬼门关。”
接下来的七十二小时,陈知念寸步不离地守在重症监护室外。
每一次监护仪的警报声都让
她的心脏骤停,每一次医生凝重的表情都让她如坠冰窟。她看着他的身体被各种管线缠绕,像个破碎后勉强缝合的玩偶。
但陈寅洛终究是陈寅洛。
他挺过了感染关,熬过了器官衰竭的危险期,伤口在缓慢愈合,生命体征逐渐稳定。只是意识,始终沉睡在某个无人能抵达的深渊。
三个月后,他被转入这间特护病房。从此,时间在这里凝固了。
陈知念坐到病床边的椅子上,手里拿着一块温热的毛巾,轻轻擦拭着陈寅洛的手背。
他的手还是和一年半前一样,指骨分明,只是因为长期卧床,皮肤显得有些苍白,手背的血管隐约可见,连曾经握枪留下的薄茧,都淡了几分。 ↑返回顶部↑
“你刚才到底想跟我说什么?你醒来告诉我啊!”
海风吹过空旷的礁石滩,只有海浪一遍遍拍打岩石的呜咽,像是在为她得不到回答的追问,奏响悲鸣。
-----------------------
作者有话说:大概是为什么最后一秒陈寅洛会忽然说我爱你呢。
他从来都没想到过,可以为了一个人不要自己的命吧。
那句话怎么说的:我将违背我的本能,忤逆我的天性,永远爱你。
从一开始陈知念问,能不能愿意为她改变的时候,他说,我喜欢你,但并不代表我要违背我的天性。
但这一刻,他确确实实背叛了自己意志。
第95章
白塔城的秋天来得猝不及防,前几日还带着夏末余温的风,一夜之间就裹上了凉意,将满城的梧桐叶染成深浅不一的金黄,风一吹,便簌簌落在柏油路上,铺出一条踩着会发出“沙沙”声的小径。
今天是十月二十号。
“今天的风好像比昨天更大了些,不过外面的阳光很好,陈寅洛你要不要起来晒晒太阳?”
她将带来的新鲜小苍兰插进床头的玻璃瓶,换掉昨天那束已经有些萎靡的洋桔梗。然后走到窗边,将窗帘全部拉开,金黄的阳光瞬时倾洒进来。
陈寅洛的头发比昏迷前长了许多,但被她仔细地修剪过,露出立挺清晰的眉眼。因为长期卧床,他的脸颊消瘦了些,轮廓显得更加锋利,但气色在专业护理下维持得很好,除了不会睁开眼睛、不会回应,一切都与常人无异。
从曼萨尼约礁石滩被救回白塔城,他已经这样昏迷了一年半。
最初被送进医院时,他的伤势严重到连经验最丰富的外科医生都倒吸一口凉气。
左侧第6-8根肋骨粉碎性骨折,巨大的撞击力导致脾脏破裂,肝脏挫裂伤,送到医院时腹腔出血量已经达到了1500毫升,血压已经低到警戒线以下,连心电图都出现了两次短暂的直线。
那场手术持续了整整十四个小时。
十四个小时里,手术室外的红灯就像嗜人妖兽血红的眼睛,就等着吞噬掉他的生命。陈知念就站在那扇门后,看着医护人员一次次匆忙进出,看着一袋袋血浆被送进去,看着代表病危的签字单一次次递到她面前。
走廊的时钟秒针咔嗒作响,每一秒都像在凌迟。
窗外的天色从天黑到天明,当红灯终于熄灭,疲惫的医生摘下口罩说:“命是暂时保住了,但能不能挺过去就看他自己了,感染、休克、多器官衰竭……每一关都可能是鬼门关。”
接下来的七十二小时,陈知念寸步不离地守在重症监护室外。
每一次监护仪的警报声都让
她的心脏骤停,每一次医生凝重的表情都让她如坠冰窟。她看着他的身体被各种管线缠绕,像个破碎后勉强缝合的玩偶。
但陈寅洛终究是陈寅洛。
他挺过了感染关,熬过了器官衰竭的危险期,伤口在缓慢愈合,生命体征逐渐稳定。只是意识,始终沉睡在某个无人能抵达的深渊。
三个月后,他被转入这间特护病房。从此,时间在这里凝固了。
陈知念坐到病床边的椅子上,手里拿着一块温热的毛巾,轻轻擦拭着陈寅洛的手背。
他的手还是和一年半前一样,指骨分明,只是因为长期卧床,皮肤显得有些苍白,手背的血管隐约可见,连曾经握枪留下的薄茧,都淡了几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