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2 / 3)
“陛下这是何意?”
“朕已拟旨,册立大皇子为太子,择吉日告慰天地祖宗,重用东宫。他既然是大邺储君,他不用宸字,谁用宸字?”
底下的大臣面色俱是惊骇,七嘴八舌炸开了锅,眼见着是跪了一片。
“陛下,大皇子如今才出生四天啊,还只是一个襁褓婴儿!资质如何尚且无法得知,怎么能如此仓促地立为太子?”
萧承澜耐着性子道:“爱卿所忧不无道理,朕自然知道太子乃国本,不可草率。所以朕才从小培养,朕做得好皇帝,难道培养不出一个合格的储君吗?”
“为君和教子如何能混为一谈,陛下,立襁褓婴儿为太子,着实荒唐啊!请陛下三思!”
萧承澜站起身,一甩袖,眼神扫过下面一众臣子。
“麟儿将来若无能,无需你们多言,朕自然会废了他!朕意已决,今日太子当立。”
这陡然凌厉起来的语气让众臣都屏气凝神了一瞬。许多人不禁看向薛仕德。
陛下这都要立太子了,薛家怎么还沉得住气。
薛仕德此刻正气定神闲地跪在众臣之间,并没有任何要发言的意思。
太子好啊,要的就是太子,将来做薛家的傀儡,名正言顺。
薛家的缄默,在赵、冯和其余几家看来,是不愿出头。他不出头,那他们又为何要出头呢?
自从苏家倒了,世家的关系淡薄到如同水一般。
不得不承认,薛家踩死苏家就是走了最臭的一步棋,当初若倒的是薛家,世家的关系都不会变得这么僵。
这个皇帝有城府,在他面前做出头鸟容易被料理。风口浪尖,明哲保身才最要紧。
立太子不算什么,坐得稳东宫才有本事。
何况,一个皇帝能在位多少年?百年之后,他泥土销骨,世家还是世家。
风头是谁的不要紧,要紧的是谁能笑到最后。
第169章 册立太子
“诸位爱卿还觉得有何不妥之处,今日一并说了,朕好好地与你们探讨一番。”萧承澜眉眼都覆着一层冷意。
在殿内极低的威压下,仍旧还有人出列抗议。
这部分臣子考虑的不是利益纠葛,是纯粹的仁义礼孝顽固派,最是难缠。
最具代表性的便是御史台的葛大人,他是言官,把规劝君王当做最大的职责。
看着陛下越级晋封贵妃,又三日赐字,还要立襁褓婴儿为太子,他是一忍再忍,不得不劝了。
“陛下,您自登基以来,宵衣旰食,一心为社稷,臣等拜服,可陛下于妃妾一事上,行事实在出格,帝王广纳后宫,是为了皇储为了大统,并不只是为了宠幸妃子,子嗣凋敝,会引来不轨之臣窥探帝位,政权不稳,内乱频出,不仅殃及百姓,还会加剧外患,到时,大邺必将风雨飘摇。”
“这一切的一切,都是因为陛下专宠贵妃,依臣之见,熙贵妃已有妖妃丽贵妃之像,陛下万不可步前人后尘。陛下执意要立贵妃之子为太子也可,但按祖制,太子只尊中宫为嫡母,臣奏请陛下大选立后,收回贵妃宝册与凤印,选贤良女子入主中宫,以正天子后室,陛下喜爱贵妃,只让她做个没有权势的宠妃,便也无可厚非了。”
葛怀川是御史台一把手,他一说话,许多言官都接他的话茬。
“臣等奏请陛下立后,让太子奉中宫为嫡母,收回贵妃宝册与凤印!”
萧承澜看着大殿内跪下的一众臣子,额角和脖颈上的青筋都有些暴起,他倏然站起身,头上的冕旒晃动不止,一张震怒的脸隐在其后,愈发阴沉可怖。 ↑返回顶部↑
“朕已拟旨,册立大皇子为太子,择吉日告慰天地祖宗,重用东宫。他既然是大邺储君,他不用宸字,谁用宸字?”
底下的大臣面色俱是惊骇,七嘴八舌炸开了锅,眼见着是跪了一片。
“陛下,大皇子如今才出生四天啊,还只是一个襁褓婴儿!资质如何尚且无法得知,怎么能如此仓促地立为太子?”
萧承澜耐着性子道:“爱卿所忧不无道理,朕自然知道太子乃国本,不可草率。所以朕才从小培养,朕做得好皇帝,难道培养不出一个合格的储君吗?”
“为君和教子如何能混为一谈,陛下,立襁褓婴儿为太子,着实荒唐啊!请陛下三思!”
萧承澜站起身,一甩袖,眼神扫过下面一众臣子。
“麟儿将来若无能,无需你们多言,朕自然会废了他!朕意已决,今日太子当立。”
这陡然凌厉起来的语气让众臣都屏气凝神了一瞬。许多人不禁看向薛仕德。
陛下这都要立太子了,薛家怎么还沉得住气。
薛仕德此刻正气定神闲地跪在众臣之间,并没有任何要发言的意思。
太子好啊,要的就是太子,将来做薛家的傀儡,名正言顺。
薛家的缄默,在赵、冯和其余几家看来,是不愿出头。他不出头,那他们又为何要出头呢?
自从苏家倒了,世家的关系淡薄到如同水一般。
不得不承认,薛家踩死苏家就是走了最臭的一步棋,当初若倒的是薛家,世家的关系都不会变得这么僵。
这个皇帝有城府,在他面前做出头鸟容易被料理。风口浪尖,明哲保身才最要紧。
立太子不算什么,坐得稳东宫才有本事。
何况,一个皇帝能在位多少年?百年之后,他泥土销骨,世家还是世家。
风头是谁的不要紧,要紧的是谁能笑到最后。
第169章 册立太子
“诸位爱卿还觉得有何不妥之处,今日一并说了,朕好好地与你们探讨一番。”萧承澜眉眼都覆着一层冷意。
在殿内极低的威压下,仍旧还有人出列抗议。
这部分臣子考虑的不是利益纠葛,是纯粹的仁义礼孝顽固派,最是难缠。
最具代表性的便是御史台的葛大人,他是言官,把规劝君王当做最大的职责。
看着陛下越级晋封贵妃,又三日赐字,还要立襁褓婴儿为太子,他是一忍再忍,不得不劝了。
“陛下,您自登基以来,宵衣旰食,一心为社稷,臣等拜服,可陛下于妃妾一事上,行事实在出格,帝王广纳后宫,是为了皇储为了大统,并不只是为了宠幸妃子,子嗣凋敝,会引来不轨之臣窥探帝位,政权不稳,内乱频出,不仅殃及百姓,还会加剧外患,到时,大邺必将风雨飘摇。”
“这一切的一切,都是因为陛下专宠贵妃,依臣之见,熙贵妃已有妖妃丽贵妃之像,陛下万不可步前人后尘。陛下执意要立贵妃之子为太子也可,但按祖制,太子只尊中宫为嫡母,臣奏请陛下大选立后,收回贵妃宝册与凤印,选贤良女子入主中宫,以正天子后室,陛下喜爱贵妃,只让她做个没有权势的宠妃,便也无可厚非了。”
葛怀川是御史台一把手,他一说话,许多言官都接他的话茬。
“臣等奏请陛下立后,让太子奉中宫为嫡母,收回贵妃宝册与凤印!”
萧承澜看着大殿内跪下的一众臣子,额角和脖颈上的青筋都有些暴起,他倏然站起身,头上的冕旒晃动不止,一张震怒的脸隐在其后,愈发阴沉可怖。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