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2 / 3)
作者有话说:*M酮为化名。
本案中出现的化学内容以资料为基础进行了艺术加工与虚构演绎。所有内容在本人知识体系内,尽力做了查证,力求避免较大硬伤,然而非专业所出,或有纰漏,纯属虚构。
第58章 又逢春日
晚上, 李达坤夹着炒河粉吃得正香,忽然发现办公室的另外两个人,今天都没点外卖。
苗川破天荒地泡了一碗方便面, 罗乐更绝,左手攥着根香蕉, 右手在牛肉干袋子里翻来翻去, 捞一块嚼两口, 再咬一口香蕉。
“你俩这是干啥?这是什么搭配啊?”李达坤又夹了一口粉。
苗川吸溜了一口面, 蔫声蔫气:“看完了外勤探组调来的送餐记录, 被恶心到了。”
“我让你查裴晓冬的社会关系, 你盯着送餐记录干嘛?”李达坤皱起眉。
“我也很后悔……”苗川叹了口, “本来想着给自己点夜宵找找灵感,结果一看, 啧……”
“怎么的?”李达坤瞟了苗川一眼。
“原来咱们这片的外卖, 好多都是料理包搁微波炉里一热就端出来, 好不容易碰上一家现炒的,结果厨房就在厕所隔壁……”
“还是我经常点的那家!看完那照片,差点没恶心死, 谁能想到我最爱的那个小炒肉, 是伴着氨气味一起炒出来的……”苗川神情复杂。
“呸。”李达坤放下筷子骂道, “你们这帮人,查案还能整出饮食洁癖来,哪那么多事儿!”
“这不是洁癖,是求生欲。”罗乐把香蕉皮扔进了垃圾桶。
李达坤重新拿起筷子, 把河粉卷成一小团,送进嘴里,“有下一步的追查重点吗?”
“有。”罗乐抽出几支彩色水笔, 走到白板前,“裴晓冬案发当日,一共取送了35个订单。”
“送餐点集中在中山路一带,写字楼和研究所居多,取餐点的范围稍微大一点。”罗乐边说边在白板上画起简易方位图。
“东到科翔路,西到东升桥。”他换了支黑色水笔把几个关键地点一笔一划地标了出来。
李达坤不动声色地看着罗乐在白板前忙活。
三年前,这小子在公园里给鸟窝做数据化管理。现在他随手画图,符号、框线、配色……整得像模像样,信息可视化也给他玩明白了。
略微显摆,但架不住确实清楚。李达坤嚼着河粉,继续听介绍。
“写字楼和研究所,大多不能送餐上门,外卖员会把餐放在门口的货架或餐柜。”罗乐继续在图上标点。
“裴晓冬当天只和五个顾客有过直接接触,其中可疑的是这两个订单——”
“当天裴晓冬的最后一单,送餐到东升桥的汽修店”罗乐在白板上贴了张照片。
“另一个是个跑腿订单,当天下午从科翔路的化学研究所取了束花,送到中山路融汇大厦。根据监控,收花人签收时和裴晓冬发生过短暂拉扯。”
“化学研究所?”李达坤放下筷子。
“对。”罗乐点点头,指节敲了敲白板上的标记,“符合技侦分析的,可能存有M酮的场所。”
“至于商家那边,裴晓冬几乎都是直进直出,取完餐就走,停留时间不超过半分钟。”
“有两家店面没装监控,但都是明火现炒的小作坊,厨房狭小,存放M酮这种极易燃的化学物品,无异于自杀。不太符合作案条件。”
苗川听到这儿,接过话茬:“其中一家,就是厕所隔壁那家小炒店。我已经把它发到市局生活群了,提醒兄弟们好自为之。” ↑返回顶部↑
本案中出现的化学内容以资料为基础进行了艺术加工与虚构演绎。所有内容在本人知识体系内,尽力做了查证,力求避免较大硬伤,然而非专业所出,或有纰漏,纯属虚构。
第58章 又逢春日
晚上, 李达坤夹着炒河粉吃得正香,忽然发现办公室的另外两个人,今天都没点外卖。
苗川破天荒地泡了一碗方便面, 罗乐更绝,左手攥着根香蕉, 右手在牛肉干袋子里翻来翻去, 捞一块嚼两口, 再咬一口香蕉。
“你俩这是干啥?这是什么搭配啊?”李达坤又夹了一口粉。
苗川吸溜了一口面, 蔫声蔫气:“看完了外勤探组调来的送餐记录, 被恶心到了。”
“我让你查裴晓冬的社会关系, 你盯着送餐记录干嘛?”李达坤皱起眉。
“我也很后悔……”苗川叹了口, “本来想着给自己点夜宵找找灵感,结果一看, 啧……”
“怎么的?”李达坤瞟了苗川一眼。
“原来咱们这片的外卖, 好多都是料理包搁微波炉里一热就端出来, 好不容易碰上一家现炒的,结果厨房就在厕所隔壁……”
“还是我经常点的那家!看完那照片,差点没恶心死, 谁能想到我最爱的那个小炒肉, 是伴着氨气味一起炒出来的……”苗川神情复杂。
“呸。”李达坤放下筷子骂道, “你们这帮人,查案还能整出饮食洁癖来,哪那么多事儿!”
“这不是洁癖,是求生欲。”罗乐把香蕉皮扔进了垃圾桶。
李达坤重新拿起筷子, 把河粉卷成一小团,送进嘴里,“有下一步的追查重点吗?”
“有。”罗乐抽出几支彩色水笔, 走到白板前,“裴晓冬案发当日,一共取送了35个订单。”
“送餐点集中在中山路一带,写字楼和研究所居多,取餐点的范围稍微大一点。”罗乐边说边在白板上画起简易方位图。
“东到科翔路,西到东升桥。”他换了支黑色水笔把几个关键地点一笔一划地标了出来。
李达坤不动声色地看着罗乐在白板前忙活。
三年前,这小子在公园里给鸟窝做数据化管理。现在他随手画图,符号、框线、配色……整得像模像样,信息可视化也给他玩明白了。
略微显摆,但架不住确实清楚。李达坤嚼着河粉,继续听介绍。
“写字楼和研究所,大多不能送餐上门,外卖员会把餐放在门口的货架或餐柜。”罗乐继续在图上标点。
“裴晓冬当天只和五个顾客有过直接接触,其中可疑的是这两个订单——”
“当天裴晓冬的最后一单,送餐到东升桥的汽修店”罗乐在白板上贴了张照片。
“另一个是个跑腿订单,当天下午从科翔路的化学研究所取了束花,送到中山路融汇大厦。根据监控,收花人签收时和裴晓冬发生过短暂拉扯。”
“化学研究所?”李达坤放下筷子。
“对。”罗乐点点头,指节敲了敲白板上的标记,“符合技侦分析的,可能存有M酮的场所。”
“至于商家那边,裴晓冬几乎都是直进直出,取完餐就走,停留时间不超过半分钟。”
“有两家店面没装监控,但都是明火现炒的小作坊,厨房狭小,存放M酮这种极易燃的化学物品,无异于自杀。不太符合作案条件。”
苗川听到这儿,接过话茬:“其中一家,就是厕所隔壁那家小炒店。我已经把它发到市局生活群了,提醒兄弟们好自为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