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2 / 3)
“画的左上角写着76, 是「锇」的原子序数。”
“他戴的手套是实验室常用的丁腈手套, 用的清洁剂是自己配的, 从气味推断应该是酒精加柠檬烯,另一瓶是次氯酸,上面贴着手写标签。”
“窗台上的仙人球全种在烧杯里。”陶律夏顿了顿, 抬手指向店门口:“你看那几盆花, 自然情况下, 那个品种更偏粉色或淡紫色,他的却全是蓝色。因为撒了铝盐溶液,提高了土壤酸性,让花色趋向于蓝。”
“至于这个店名「光谱」, 你可以说它文艺,也可以说是科学术语。”
“还有摆在收银台边的那个树脂摆件,他告诉我是自制的。那个摆件透明度非常高, 标本边缘清晰,毫无瑕疵。”
陶律夏收回视线,干脆地给出结论:“他不仅懂化学,对材料的特性掌握得还相当娴熟。”
罗乐一言不发地听完,掏出手机拨给苗川:“川哥,裴晓冬案里一直没找到的受害者家属叫什么?”
“陈森。”电话那头答。
“是你吗?陈先生?”第一次来这家咖啡店时,那位女士是这样叫他的……
“卷宗里登记的地址是不是桃园小区57号?”
“你怎么知道?”
脑海里轰然一声,所有的线索全都连了起来。罗乐挂断电话,一把扣住陶律夏的肩膀:"听好了,从现在开始,你不许再来这家店。"
陶律夏眉心轻蹙,抬眼迎向他:“迄今为止我只来过这儿一次,就是今天你带我来的。你如果想要警告,应该先警告你自己。”
说完,他意味深长地瞥了眼那双压在肩上的手。
罗乐怔了一瞬才松开,他抬手按住额头,嗓音发涩:“对,我是该警告我自己……我怎么,怎么能把你扯进这案子里。”
"到底怎么了?你不说我走了,下午还有项目要做。"陶律夏刚要迈步,就被一只手死死攥住,力道大的甚至压得手腕都有些疼。
"从现在开始,你一秒钟都不可以离开我!”罗乐低吼道。
“你一秒钟都不可以离开我……”这句指代含糊的话把陶律夏镇住了,他没再拒绝,任由那个不要钱的“保镖”牢牢地牵住了手。
回到技侦实验室,几个人围在白板前。
“怪不得陈森离职后我一直找不到人,原来躲在那儿呢,那家店的注册法人是一个姓刘的。”苗川恍然大悟道。
几人简单聊完背景,陶律夏开始分析:“陈森摆在收银机边的树脂摆件很漂亮,透明度高,固化均匀,松果的纹理清晰得像刚摘下来。”
“之前那个位置摆的是一只提琴虫标本,也很逼真。”罗乐翻出之前拍的照片,把手机递给刘瑞。
“什……什么虫?”苗川一脸茫然。
“陶老师,你跟他科普一下。”罗乐冲陶律夏努了努下巴。
陶律夏提起笔,寥寥几下勾出昆虫轮廓:“提琴虫,鞘翅目,步甲科的一种,因为外形像提琴而得名……”
“我说……”苗川看着白板上的虫子,忍不住打断:“重点是虫子吗?”
“有关系。”陶律夏抬起头,神情一本正经,“提琴虫的外骨骼结构特殊,做标本时如果处理不好,很容易出现气泡或者影响光泽。”
“而这个标本……”陶律夏举起罗乐的手机,“其精良程度说明陈森对树脂流动性和固化时间掌握得非常精准。”
苗川看着陶律夏,忽然生出一种莫名的熟悉感。他侧头一看,果不其然,罗乐正挂着一脸“终于找到知音”的笑,和那位「虫子专家」心照不宣地交换了个眼神。
陶律夏接着说:“我们之前在裴晓冬的衣物残片中检测到 M酮,它是火灾现场调查中助燃剂检测的指标,因此当时推测嫌疑人用它作为助燃剂。” ↑返回顶部↑
“他戴的手套是实验室常用的丁腈手套, 用的清洁剂是自己配的, 从气味推断应该是酒精加柠檬烯,另一瓶是次氯酸,上面贴着手写标签。”
“窗台上的仙人球全种在烧杯里。”陶律夏顿了顿, 抬手指向店门口:“你看那几盆花, 自然情况下, 那个品种更偏粉色或淡紫色,他的却全是蓝色。因为撒了铝盐溶液,提高了土壤酸性,让花色趋向于蓝。”
“至于这个店名「光谱」, 你可以说它文艺,也可以说是科学术语。”
“还有摆在收银台边的那个树脂摆件,他告诉我是自制的。那个摆件透明度非常高, 标本边缘清晰,毫无瑕疵。”
陶律夏收回视线,干脆地给出结论:“他不仅懂化学,对材料的特性掌握得还相当娴熟。”
罗乐一言不发地听完,掏出手机拨给苗川:“川哥,裴晓冬案里一直没找到的受害者家属叫什么?”
“陈森。”电话那头答。
“是你吗?陈先生?”第一次来这家咖啡店时,那位女士是这样叫他的……
“卷宗里登记的地址是不是桃园小区57号?”
“你怎么知道?”
脑海里轰然一声,所有的线索全都连了起来。罗乐挂断电话,一把扣住陶律夏的肩膀:"听好了,从现在开始,你不许再来这家店。"
陶律夏眉心轻蹙,抬眼迎向他:“迄今为止我只来过这儿一次,就是今天你带我来的。你如果想要警告,应该先警告你自己。”
说完,他意味深长地瞥了眼那双压在肩上的手。
罗乐怔了一瞬才松开,他抬手按住额头,嗓音发涩:“对,我是该警告我自己……我怎么,怎么能把你扯进这案子里。”
"到底怎么了?你不说我走了,下午还有项目要做。"陶律夏刚要迈步,就被一只手死死攥住,力道大的甚至压得手腕都有些疼。
"从现在开始,你一秒钟都不可以离开我!”罗乐低吼道。
“你一秒钟都不可以离开我……”这句指代含糊的话把陶律夏镇住了,他没再拒绝,任由那个不要钱的“保镖”牢牢地牵住了手。
回到技侦实验室,几个人围在白板前。
“怪不得陈森离职后我一直找不到人,原来躲在那儿呢,那家店的注册法人是一个姓刘的。”苗川恍然大悟道。
几人简单聊完背景,陶律夏开始分析:“陈森摆在收银机边的树脂摆件很漂亮,透明度高,固化均匀,松果的纹理清晰得像刚摘下来。”
“之前那个位置摆的是一只提琴虫标本,也很逼真。”罗乐翻出之前拍的照片,把手机递给刘瑞。
“什……什么虫?”苗川一脸茫然。
“陶老师,你跟他科普一下。”罗乐冲陶律夏努了努下巴。
陶律夏提起笔,寥寥几下勾出昆虫轮廓:“提琴虫,鞘翅目,步甲科的一种,因为外形像提琴而得名……”
“我说……”苗川看着白板上的虫子,忍不住打断:“重点是虫子吗?”
“有关系。”陶律夏抬起头,神情一本正经,“提琴虫的外骨骼结构特殊,做标本时如果处理不好,很容易出现气泡或者影响光泽。”
“而这个标本……”陶律夏举起罗乐的手机,“其精良程度说明陈森对树脂流动性和固化时间掌握得非常精准。”
苗川看着陶律夏,忽然生出一种莫名的熟悉感。他侧头一看,果不其然,罗乐正挂着一脸“终于找到知音”的笑,和那位「虫子专家」心照不宣地交换了个眼神。
陶律夏接着说:“我们之前在裴晓冬的衣物残片中检测到 M酮,它是火灾现场调查中助燃剂检测的指标,因此当时推测嫌疑人用它作为助燃剂。”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