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把事情传回去说给朗先生和黄先生听,他们二人也是说要尊重孩子。
  最重要是得尊重霞章。
  朗老爷更是说:“只要霞章这个做丈夫的同意,咱们的意见不重要。”
  文薰从母亲口中得知这句话后,暗自在心里嘀咕:这回倒是托了封建大家长主义的福。
  妈妈和舅妈在临安一直住到期末,直到学校放假,才又跟着文薰和霞章一起住去了沪市的黄家。
  今年郭滔先生不在,语文组那边也少了人,应教育部相邀,辞呈都被通过了的文薰和霞章还是应约留下来,帮助制定江浙地区的英语、国文教材组挑选、重编工作。
  7月23号,思齐返华。
  第75章 思齐抗婚
  暑假,思齐返华。
  因结束了工作刚好在家,左右无事,霞章亲自去吴淞口相接。
  黄思齐远远地站在甲板上就看到了岸边的姐夫。太阳晒着,海风吹着,他突然想起了两年前,姐姐也是在这个位置看着岸边的自己。
  原来游子归家时的心情竟是这般。
  挤着人群下来,面对面见到姐夫,思齐还未开口便先抬起胳膊抱住了他。
  “霞章哥。”
  开口竟是带着哭腔。
  霞章感慨于他的敏感,没有笑话他,而是认可地拍了拍他的背,用作安抚。
  思齐吸了几口气,整理好仪态才松了手。见了霞章,他摘了墨镜,笑道:“我记得前些年,我也是在这里接到的姐姐。”
  “这不是挺好?今天换我来接你。”
  是啊,谁能说这不是一种缘分?
  帮思齐的行李绑上车,霞章打开车门,请他上车,做足了一位优秀司机的姿态。
  思齐也知道这是他久不回家才有的优待,理所当然地生受了。
  车缓缓离开港口,一路上,思齐都在认真地望着道路两边,观察着这座他曾经熟悉的城市。
  小半年过去,沪市的基础设施已经开始重建,可各处墙壁还是留下了被炮火轰袭的痕迹。
  思齐还发现租界内的人比起以前更多了,有逃难的中国人,也有白俄人之类的外国人。
  全世界都在打仗,对外国人来说,暂时安全的沪市租界反而成了可以容身避难所。
  思齐心头思绪万千,直到看累了才收回眼神。他整理好内心的家国情怀,调理完毕后将身体往前倾,他扒着车座靠近司机,用轻松的语气道:“霞章哥,辛苦你照顾我父母了。”
  霞章观察着路况,保持着行车稳当,嘴里应付道:“嗯,你们家这种爱客气的毛病倒是一脉相承。”
  思齐“嘿嘿”一笑,挠头,“你就说这些话听起来舒不舒服吧。”
  想到文薰,霞章也跟着笑,“嘴甜也是一脉相承。”
  回家之前,霞章先绕道去了一趟凯司令,买了两块栗子蛋糕。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