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清华的学生大多自北平而来,不认自己是乡下人;湘南大学的学生也多数是潭州本地人,更不认为自己在这群外地人眼里是乡下人。两方你来我往,又由清华的学生反嘴讥讽,一句“南蛮”喊出,两方人就此由学术矛盾升级成了地域矛盾,最终闹到了险些动手的地步。
  文薰气愤于这群学生为了鸡毛蒜皮的闲事吵闹,呛了一句:“都这个时候了,分谁是乡下人谁是本地人又有什么意义?等日本人打过来了,国亡了,咱们都要做日本人!”
  此话一出,想到这种可能,学生们的脸都绿了。
  骂谁呢,谁要做日本人?
  文薰唱了红脸,霞章便唱白脸。
  “潭州人要是成了南蛮,那我们这群从江浙来的又是什么,江东鼠辈吗?再有,骂一句乡下人也没什么大不了的,我当初去北平,也被人骂过乡下来的。”
  几乎轻松的话,让学生们的脸色好看了不少。
  文薰见气氛稍缓,趁机道:“大家只要记住自己是中国人就够了。现在这个时候,搞出身主义,优绩主义是很危险的。封建王朝都灭亡了,你我再崇高,死后也不过是黄土一捧,荒坟一堆,分什么好坏上下?再有,难道他日上了战场,你会因为你的战友跟你不是同一出身而不救他?”
  若是到此田地,那也太坏了。
  有学生嘀咕了一句,“怎么会有这种事。”
  文薰便寻着说话的声音望了过去,“是的,我相信你们不会的。大家不远万里,冒着生命危险前来求学,为的不就是救国吗?你我之间,都是志同道合的同行者,非得分什么你我呢?”
  由此,分波平息,学生们握手言和。
  到了宿舍,文薰和霞章又要处理清华学生和南开学生的矛盾。
  霞章对着南开的学生道:“我刚从北方来,见了卫校长和卢校长。两位校长说,我们的学生最近有些情绪,让我和朗先生来看看。现在正好,大家有什么情绪,大可以说出来。”
  学生们互望一眼,在扫过文薰后,低下了头。
  霞章便笑道:“怎么,你们是要把朗先生当外人?可她不该是外人啊。她是我的妻子,按理,你们还得喊她一声师娘。”
  学生们仍不说话。
  霞章又似乎明悟道:“哦,你们在介意朗先生另一重身份?可她现在已经被临时大学聘任为先生,她就是你们的先生,如假包换的先生。”
  此话一出,学生们终于愿意抬头。
  文薰便上前说道:“我知道大家受了很多委屈,大家心里也有很多不安。可,孩子们,我们克服一路的艰难险阻来到这里,是为了去分清楚自己是哪个学校的学生吗?我想,不该是这样的。大家不远万里来此,为的应该是求学,为的应该是报国。所以,无论是清华还是北大的学生,应该都是你们的伙伴,你们的战友。大家以前是陌生人,可现在我们合二为一,我们就是一家人。”
  她又对清华的学子们说:“我恳求大家放弃所谓的清华、北大、南开之别,无论我们从何处而来,那都只是我们的出身,而不能是我们的最终目标。我们的本质不是哪所学校的学生,而是中国的学生。我们以前在中国学校读书,以后又会在中国的一所名为临时大学的学校里读书。‘临时’这个词语,不在于学校组建的临时,我个人认为是战争的‘临时’。”
  短短一个星期内,文薰和霞章的组合型劝说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卫校长笑着说要给夫妻二人记一功,文薰却道:“怎么是我们的功劳呢?分明是学生们知进退,知耻辱。我相信一开始激发大家矛盾的点,也不在于个人,而在于学校的荣辱。”
  卫校长心中愈发安慰:“是啊,我们有一群很好的学生。”
  在劝说学生的途中,文薰也和巧珍相见,她二人在看到对方尚好的那一瞬间,都十分庆幸。
  巧珍毕竟是从南方而来,她借着机会也告诉了文薰一些她家里的事。
  黄家舅舅舅母不愿意离开沪市,考虑到他家住在法租界,朗家也没有多劝。
  朗家如今已经在渝城安家,且跟孟海白先生做了邻居。
  文鼎学完机械后,去年便回到国内,参与了金陵政府组织的中国号战斗机的研发。
  思齐现在在英国继续深造现代医学,那边也不太平。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