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3 / 3)
日本人的飞机时不时地出现,华章仍旧执行着保护临大师生安全的任务,可是他再也不愿意出现在霞章眼前。他不愿意去提醒他“会不会后悔”的那句话。当初说那些话的时候,谁能想到会真的有伤到人的一刻?
那句无意中说出的气话在成为霞章的心头刺之前,先扎入了华章自己心里。
霞章的精神萎靡,夜晚经常长久性地无法入睡,他克制着不动翻动身体,不愿吵到白天忙碌疲惫的妻子休息。可他不知道的是,文薰也日日夜夜都在半夜被噩梦惊醒。梦里有她的朋友,她的学生,还有莫太太,她们一起经历着事,又时常没有结果。
白天的时候,文薰忍不住给各种人写信,她不知道朋友们的下落,就寄给老师们,请求他们帮忙转交。
她尽心努力,只为安心。
大家怎么样了,都还好吗?
她经常想起金陵的一切,想起给她雕刻印章的师傅,想念“通盛”珠宝铺的胡掌柜,想起和霞章一起看过戏的戏院,想起望鹤楼,还有带着鞋子上门任妯娌们挑选的鞋铺跑堂……
你们也还好吗?
金陵沦陷,日本人一路往中部地区压进。很快,战火烧到潭州,潭州临时大学的学生们又收到了这学期结束“学校迁往昆城”的通知。
此事在学生中爆发出了巨大的抗议反对情绪。
“从北平跑到潭州,从北到南,我们跑的还不够吗?为什么还要跑!”
“不是鼓励大家参军吗?我看,大家最好是不要读书了,都上前线尽己所能好了。”
“反对文化逃避!一直退,退到退无可退之处,我将何存
,国将何存?如果要做亡国奴,我还不如上战场,我以我血荐轩辕,至少我是为国而死!”
“我们是青壮,我们是护国力量,我们不是懦夫!”
学生们自己组织起来集体签字表率,向校方要求“缓迁”,金陵政府感受到学生们的爱国热情,担心这群刚稳定下来的流亡学生冲动,特意派来专人演讲劝告学生。
“中国四万万人,有知识、有文化,甚至是识字的人都不超过百分之十。中国有成千上万的士兵,可士兵只能保国,不能守国。学生们是国宝,是民族的希望,是国家的未来。前线战士们抛头颅洒热血,为的不就是守住领土,守住文化,守住未来?”
同时,校长们也在动员教授们去做学生们的思想工作。
文薰作为工作在一线的教师,也在课后收到过学生们的关于未来如何选择的疑问。
“先生,如果是您,您支持我们去战场吗?”
文薰微张着嘴,吸了口气,谨慎地回答这个问题。
“早在31年之时,我就有学生弃文从武,从金陵大学转道去德国读军事学校了。我还记得他的名字,他叫蒲昌京,是一位善文科,好辩论,才华斐然,很有个性的学生。”
有学生迫不及待地问:“那他现在怎么样了?”
文薰摇了摇头,“没有人知道。没有人知道他何时从军事学校毕业,又何时回来,何时参军。如果他真的上了战场,这或许也属于军事机密。当然,不论他现在是何身份,只要他仍在抗战救国,我相信他曾经的老师和同学都会和我一样在心里祝福他,祝福他旗开得胜,祝福他平安凯旋。”
↑返回顶部↑
那句无意中说出的气话在成为霞章的心头刺之前,先扎入了华章自己心里。
霞章的精神萎靡,夜晚经常长久性地无法入睡,他克制着不动翻动身体,不愿吵到白天忙碌疲惫的妻子休息。可他不知道的是,文薰也日日夜夜都在半夜被噩梦惊醒。梦里有她的朋友,她的学生,还有莫太太,她们一起经历着事,又时常没有结果。
白天的时候,文薰忍不住给各种人写信,她不知道朋友们的下落,就寄给老师们,请求他们帮忙转交。
她尽心努力,只为安心。
大家怎么样了,都还好吗?
她经常想起金陵的一切,想起给她雕刻印章的师傅,想念“通盛”珠宝铺的胡掌柜,想起和霞章一起看过戏的戏院,想起望鹤楼,还有带着鞋子上门任妯娌们挑选的鞋铺跑堂……
你们也还好吗?
金陵沦陷,日本人一路往中部地区压进。很快,战火烧到潭州,潭州临时大学的学生们又收到了这学期结束“学校迁往昆城”的通知。
此事在学生中爆发出了巨大的抗议反对情绪。
“从北平跑到潭州,从北到南,我们跑的还不够吗?为什么还要跑!”
“不是鼓励大家参军吗?我看,大家最好是不要读书了,都上前线尽己所能好了。”
“反对文化逃避!一直退,退到退无可退之处,我将何存
,国将何存?如果要做亡国奴,我还不如上战场,我以我血荐轩辕,至少我是为国而死!”
“我们是青壮,我们是护国力量,我们不是懦夫!”
学生们自己组织起来集体签字表率,向校方要求“缓迁”,金陵政府感受到学生们的爱国热情,担心这群刚稳定下来的流亡学生冲动,特意派来专人演讲劝告学生。
“中国四万万人,有知识、有文化,甚至是识字的人都不超过百分之十。中国有成千上万的士兵,可士兵只能保国,不能守国。学生们是国宝,是民族的希望,是国家的未来。前线战士们抛头颅洒热血,为的不就是守住领土,守住文化,守住未来?”
同时,校长们也在动员教授们去做学生们的思想工作。
文薰作为工作在一线的教师,也在课后收到过学生们的关于未来如何选择的疑问。
“先生,如果是您,您支持我们去战场吗?”
文薰微张着嘴,吸了口气,谨慎地回答这个问题。
“早在31年之时,我就有学生弃文从武,从金陵大学转道去德国读军事学校了。我还记得他的名字,他叫蒲昌京,是一位善文科,好辩论,才华斐然,很有个性的学生。”
有学生迫不及待地问:“那他现在怎么样了?”
文薰摇了摇头,“没有人知道。没有人知道他何时从军事学校毕业,又何时回来,何时参军。如果他真的上了战场,这或许也属于军事机密。当然,不论他现在是何身份,只要他仍在抗战救国,我相信他曾经的老师和同学都会和我一样在心里祝福他,祝福他旗开得胜,祝福他平安凯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