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3 / 3)
此去,不仅是要护航,还要前往南洋各地的港口和码头建立飞地,保证运航安全,也有打探南洋和西洋人局势的意思。
安南那支潜伏在高平的队伍,对付的是安南北方的郑氏,而胡泉此去,要对付的自然就是安南南部的阮氏。
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人家都已经摸到你家门口了,杀人越货,破坏贸易了,宋时又怎么能不回敬一二。
况且,虽然云贵川等山地还未收回,但是眼看着大魏大局已定,也需要昭告南洋之地,北方的帝国已经苏醒,并且如同两百年前一样,准备再次将触手伸向南洋。
最适合的开刀对象,就是安南这根反骨。
安南与大魏的粮食贸易必须受到保护,哪怕是安南也不能破坏。
而这次,满堂朝臣也说不出一个不字。
或许欧洲人殖民全世界,要的是市场、金银、香料、大魏的奢侈品和奴隶。
大魏,因为农耕文明的思维惯性,更看重的永远是土地和粮食。
如今大魏局势紧张,急缺粮草,外贸支出中最大的一笔就是购买粮食,但是安南与暹罗的粮价却是一日高过一日。
偏偏大魏还不能不买。
想要缓和土地兼并导致的人地矛盾,就只能不断的将国土面积扩大,不断有新的土地提供给农民。
↑返回顶部↑
安南那支潜伏在高平的队伍,对付的是安南北方的郑氏,而胡泉此去,要对付的自然就是安南南部的阮氏。
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人家都已经摸到你家门口了,杀人越货,破坏贸易了,宋时又怎么能不回敬一二。
况且,虽然云贵川等山地还未收回,但是眼看着大魏大局已定,也需要昭告南洋之地,北方的帝国已经苏醒,并且如同两百年前一样,准备再次将触手伸向南洋。
最适合的开刀对象,就是安南这根反骨。
安南与大魏的粮食贸易必须受到保护,哪怕是安南也不能破坏。
而这次,满堂朝臣也说不出一个不字。
或许欧洲人殖民全世界,要的是市场、金银、香料、大魏的奢侈品和奴隶。
大魏,因为农耕文明的思维惯性,更看重的永远是土地和粮食。
如今大魏局势紧张,急缺粮草,外贸支出中最大的一笔就是购买粮食,但是安南与暹罗的粮价却是一日高过一日。
偏偏大魏还不能不买。
想要缓和土地兼并导致的人地矛盾,就只能不断的将国土面积扩大,不断有新的土地提供给农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