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末长剑 第1578节(3 / 4)
  “如猝遇暴风,缓急之间难以奔港汊躲避,则急抢上风,多抛石锚,系紧帆缆。如船只重载,则频频点看底舱,怕有客水侵入。”
“至港汊避风时,如是春夏间,须得用壮缆,深打椿桩,盖因恐有山水发洪冲突之患。”
“全程沿着海岸走,勿要脱队……”
训话的嗓门很大,似乎也非常老练,底下人齐齐站着,没有半点杂音。
梁彰听得津津有味,乖乖,航海这么多门道!
此时所讲只是面向普通船工的,让他们知道什么时候该做什么事,不至于仓促间傻呆呆的,茫然无措——大海凶险,有时候争的就是那一线之机,稍稍迟疑,兴许桅杆就被吹断了,又或者触礁坐滩,酿成事故。
对于一船之长或者更高级的船队首领,需要掌握的就更多了。
梁彰暗暗猜测,这些经验是不是拿前人血的教训换来的?看样子非常全面,很是规范,父——陛下推动航海这么多年,终究还是产生了效果。
不然的话,放魏晋那时,航海固然也行,但危险性就要大上许多了,很多时候茫然不知危险来临,或者危险来了,笨手笨脚,不知道该做什么自救……
厉害!梁彰悄悄下了小土包,不再打扰他们。
******
齐王府右常侍曹宪战战兢兢上了船,脸色难看得很。
身边跟着几个青州老家过来的僮仆,亦是面色惨白,惶恐不已。
随着一声清脆的铃铛,曹宪只觉身形一震,差点摔倒在地,慌忙扶住船舷后,他才稍稍站稳了脚跟。
当然,也只是暂时站稳了而已。
今天天气很好,可波浪着实不小——或许波浪真不大,可在曹宪眼里却大得吓人。
只见船只像喝醉了酒一样,上上下下,颠簸不定。时而又左右摇晃,让人东倒西歪,才刚走出去几里地,曹宪就头晕目眩,想要呕吐了。
伺候多年的僮仆眼疾手快,强忍着自己心中的恶心,扶着贵人,忍受着难闻的气味,看着曹宪张着血盆大口,把早上吃的胡饼、豚肉尽数吐进了海里。
吐着吐着,僮仆们也受不了了,一时间,船舷旁呕声连连,吓得船工赶紧过来,将他们扶稳,别掉海里去了。
用清水漱了漱口,又擦了把脸之后,曹宪瘫坐在甲板上,慢慢感觉魂归位了。这时候还是很恶心,恨不得能变成鸟,一口气飞回依然清晰可见的海岸。
但他知道这是不可能的,又稳了会后,他小心翼翼地回到船舱,先仔细检查了下几个大木箱,发现都锁得好好的之后,便什么也不顾了,昏昏沉沉躺在地毯上,目光发散,面容呆滞。
甲板之上,船工们的状态也有些不好。
他们之前多在长江行船,来到漂渝津集训了几个月,仍然称不得海上男儿。好在每艘船上有几个老手带着,本身对晕船有一定的抵抗能力,故还能操控船只,往东北方向前进。
船队就这样静静航行着,从白天到晚上,然后又到白天,复至黑夜,如此循环。
一直到四五天后,曹宪终于慢慢缓了过来,从充满酸臭味的舱室内走出,先下船清点了一下物资,然后又看了看坐在舱底的数十民人。
他们男女老少都有,此刻躺得横七竖八,几乎都没力气起身。
曹宪皱了皱眉,转身对一名僮仆说道:“去,借一些洁具过来,将舱底清理一下。”
“七郎,这些百姓怎么办?”僮仆问道。
“将他们请到甲板上去透透风,总窝在船底,不出事就怪了,昨晚——”说到这里,曹宪叹息一声。
昨晚已经死了一人,被扔进了海里。 ↑返回顶部↑
			
			
			
			
			
		“至港汊避风时,如是春夏间,须得用壮缆,深打椿桩,盖因恐有山水发洪冲突之患。”
“全程沿着海岸走,勿要脱队……”
训话的嗓门很大,似乎也非常老练,底下人齐齐站着,没有半点杂音。
梁彰听得津津有味,乖乖,航海这么多门道!
此时所讲只是面向普通船工的,让他们知道什么时候该做什么事,不至于仓促间傻呆呆的,茫然无措——大海凶险,有时候争的就是那一线之机,稍稍迟疑,兴许桅杆就被吹断了,又或者触礁坐滩,酿成事故。
对于一船之长或者更高级的船队首领,需要掌握的就更多了。
梁彰暗暗猜测,这些经验是不是拿前人血的教训换来的?看样子非常全面,很是规范,父——陛下推动航海这么多年,终究还是产生了效果。
不然的话,放魏晋那时,航海固然也行,但危险性就要大上许多了,很多时候茫然不知危险来临,或者危险来了,笨手笨脚,不知道该做什么自救……
厉害!梁彰悄悄下了小土包,不再打扰他们。
******
齐王府右常侍曹宪战战兢兢上了船,脸色难看得很。
身边跟着几个青州老家过来的僮仆,亦是面色惨白,惶恐不已。
随着一声清脆的铃铛,曹宪只觉身形一震,差点摔倒在地,慌忙扶住船舷后,他才稍稍站稳了脚跟。
当然,也只是暂时站稳了而已。
今天天气很好,可波浪着实不小——或许波浪真不大,可在曹宪眼里却大得吓人。
只见船只像喝醉了酒一样,上上下下,颠簸不定。时而又左右摇晃,让人东倒西歪,才刚走出去几里地,曹宪就头晕目眩,想要呕吐了。
伺候多年的僮仆眼疾手快,强忍着自己心中的恶心,扶着贵人,忍受着难闻的气味,看着曹宪张着血盆大口,把早上吃的胡饼、豚肉尽数吐进了海里。
吐着吐着,僮仆们也受不了了,一时间,船舷旁呕声连连,吓得船工赶紧过来,将他们扶稳,别掉海里去了。
用清水漱了漱口,又擦了把脸之后,曹宪瘫坐在甲板上,慢慢感觉魂归位了。这时候还是很恶心,恨不得能变成鸟,一口气飞回依然清晰可见的海岸。
但他知道这是不可能的,又稳了会后,他小心翼翼地回到船舱,先仔细检查了下几个大木箱,发现都锁得好好的之后,便什么也不顾了,昏昏沉沉躺在地毯上,目光发散,面容呆滞。
甲板之上,船工们的状态也有些不好。
他们之前多在长江行船,来到漂渝津集训了几个月,仍然称不得海上男儿。好在每艘船上有几个老手带着,本身对晕船有一定的抵抗能力,故还能操控船只,往东北方向前进。
船队就这样静静航行着,从白天到晚上,然后又到白天,复至黑夜,如此循环。
一直到四五天后,曹宪终于慢慢缓了过来,从充满酸臭味的舱室内走出,先下船清点了一下物资,然后又看了看坐在舱底的数十民人。
他们男女老少都有,此刻躺得横七竖八,几乎都没力气起身。
曹宪皱了皱眉,转身对一名僮仆说道:“去,借一些洁具过来,将舱底清理一下。”
“七郎,这些百姓怎么办?”僮仆问道。
“将他们请到甲板上去透透风,总窝在船底,不出事就怪了,昨晚——”说到这里,曹宪叹息一声。
昨晚已经死了一人,被扔进了海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