庶女上青云 第141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顾家的四姨娘某日被太太送到了苏州府看园子,府上又来了一位暂时接住的阮娘子,没住两天,阮娘子又被送到府外一处别院待嫁。
  顾一昭也跟着去了别院帮忙筹办嫁妆,厉大人日后会不会变心不知道,不过如今说句公道话,他是真不错,一摞房契、地契叶子牌一样放在檀木盘里端进来,成箱的金银首饰装着红木大箱抬进来,京中时兴的衣裳铺子流水一般进来给四姨娘量体裁衣,单是嫁衣就请了三家最顶尖的绣娘来绣——因为四姨娘懒得自己绣嫁衣。
  顾介甫作为娘家人,居然也让顾家备了一份厚礼过来,这当然是借机巴结厉宁隼的好机会。
  四姨娘一下就拥有了几万两银子的嫁妆,说得夸张些,居然比城里一些贵胄家庭的女儿家嫁妆还要丰厚。
  说也奇怪,四姨娘那么爱财如命的人,如今却半点都不看金银首饰,只安安静静在窗前画画、做针线。
  顾一昭问她为什么性情大变,四姨娘歪脑袋想了想回答:“原先我心里像是漏风的口袋,怎么装也装不满,空得厉害,吃许多山珍海味、搜刮许多财宝都觉得空荡荡,可如今就像袋子终于打上了补丁,不但满满的,还觉得要溢出来一样高兴。”
  【作者有话说】
  来啦[红心]
  第108章
  顾一昭忙着给四姨娘备嫁,挑了良辰吉日将她嫁进了厉家。
  顾介甫虽然也私下里写了些伤感的诗句,可扭头就全烧了,认认真真与厉家做起了亲戚。
  不过很快他的注意力就被另外一件事转移了——皇帝重病。
  一开始朝中都没当回事,皇帝生病两三年了,时不时就奄奄一息,结果扭头就康复,冷落了大皇子,熬死了太子,熬走了三皇子,看那架势似乎还能再病恹恹支撑个许多年。
  可他这回居然与以往不同,病势一日重似一日,某日毫无预兆,忽然在上朝时当着众人的面下了诏书要封四皇子继位为太子。
  听说太子临去世前拉着四皇子的手放到了父皇手里,隐约就有请皇上封四皇子做太子的意思,反而让圣上纠结了许久。
  容妃所出的四皇子,性情文弱。和太子一母同胞都出自皇后的五皇子,性情虽然平正,但毕竟年纪还小。
  圣上原本想立五皇子,但是五皇子年纪尚幼,如今也才七八岁,难以担当重任,主幼国疑,不是绵延江山的好兆头,索性咬咬牙就立了四皇子做太子。
  大臣们自然是三呼万岁,京城百姓们不管上面的纷争,只盼着从此能水晏河清,安定下来过日子。
  可谁想到某天夜里忽然听得京城里头杀声震天。
  这一夜对于许多京城人家来说都是难熬的一夜,虽然处处有声响,但家家闭门熄灯不敢出门,空气里漂浮着血色的铁腥味,带着巨大寒意和滞涩,让人想起一些传说中择人吞噬的山精巨怪。
  好容易熬过这夜早上起来,竖起耳朵听着外面的动静,外面没有了声音,可反而比昨晚杀声震天时更让人惊恐,半响才听到有滚滚车轮声、有流水泼地声,还有“刷——刷——”,是竹扫帚扫地的声音,还能听见哗哗水声,有胆子大的透过门缝看,却一下惨白了脸,只指着门缝不说话。
  家里人顺着他手指看过去,就见血红的水沿着门板底下流了进来。
  为什么要流水冲洗街道,这红色水又是什么?
  百姓们都想明白了,不由得面色煞白,各个揪住了心。
  就在这时传来衙差大力捶门的声音:“门外有告示,赶紧去看!”
  百姓们不得违背,相互鼓劲去看门口的政令,自有衙差念出来,大意是:四皇子谋反,已经伏诛马下,皇上又写了一道诏书,封t三皇子为太子,而且因着他年老体弱,直接退位,禅让于三皇子登基。
  政令上墨汁还没干,滴了一长条墨迹,百姓们大眼瞪小眼:三皇子不是去东北就藩,做藩王去了么?什么时候回的京城?怎么又要做皇帝?
  而官宦人家知道的内幕更多:三皇子明明是与太子之死有影影绰绰的关系,才被伤心的皇帝流放去了东北,怎么会忽然回来?
  京中不年不节,而且就算年节也永远不会召回三皇子,他回来定然是没有告知皇帝的。
  那……他忽然回来,又是为何?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