庶女上青云 第141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四皇子已经成为了太子,他谋什么反?可以说只要舒服等着就能即位,他最没有可能谋反。而且就算谋反也有京城百官守卫,哪里可能当天谋反当天伏诛?更不可能被千里迢迢的三皇子算到他今天谋反提前几个月赶来京城清君侧。
  至于皇帝退位就更加滑稽了,皇帝早年做齐王时候受尽了窝囊气,即位后贪恋权柄,前几年病成那样都舍不得退位,又怎么会忽然让位给差点丢了脑袋的三皇子?
  只怕是三皇子听闻四皇子要即位之事后索性杀了个回马枪,连夜从东北入京,潜入京城,杀了四皇子,软禁皇帝,逼着皇帝退位写了圣旨。
  甚至鉴于东北与京城的距离,说不定四皇子做太子的圣旨还没定下来时三皇子就已经秘密起兵了,甚至连他离开京城就藩说不定都只是一部预设好的棋子罢了。
  所以今日这上朝,必然是一场龙潭虎穴了。
  各家对策不同:有大臣整理衣冠,沐浴更衣,已经准备好了死谏;有人索性告假躲懒执意不去;有人擦拭兵器准备去为太上皇讨还公道;当然还有人跃跃欲试,兴奋不已。
  不过请假不去的那些人要失望了,每位官员门口都派来了马车,有身披甲胄的士兵拿着刀剑,督促他们上朝。
  顾介甫却没有喜悦,反而略显沉重:他虽然是三皇子这一派,却不想让他弑君弑父啊,这一去是该如何表态,说实话他自己心里也忐忑。
  顾家唯有三太太满脸喜悦,想着自家不日就可以飞升成宠臣了。
  全家送走了顾介甫,顾一昭才从高大义那里得到了消息:满城还在戒严搜人。
  戒严搜人,搜的是谁?
  除去篡位的三皇子,皇帝唯今也就剩下一个五皇子,搜的是谁已经呼之欲出。
  顾一昭不由得想起萧辰,以他与太子的私交,应当会想让太子唯一的弟弟活下去吧?
  可是他如今远在西北,一时半会也赶不回来。
  全家围坐在一起,如今人人都没什么胃口,老太太不住转动手里的念珠,崔氏回房去给娘家写信,三太太今日不知道去了哪里,顾一昭安慰几个妹妹:“没事,再怎么改朝换代,老百姓的日子也是要过的。”
  话是这么说,可她该做的打算一点也不少:先是叫厨房理一下库存干货,一旦能有可以走动的命令就去城里相熟的店铺作坊买些米面,不吝金钱,再是叫府上的管事们检查各处,墙洞、豁口得补牢,地窖、阁楼这样地方也修缮起来。
  免得这件事一时半会结束不了,害得全家困在京城,若是遇上兵祸被砍死或饿死就得不偿失了。
  一家人等啊等,等到戒严未消顾介甫才终于回来。
  他是被兵丁送回来的,袍脚星星点点的鲜血,正中则一大团锈色的血迹,神色颓唐,整个人如失了魂一般。
  “老爷???”崔氏惊呼一声,差点吓了个半死。
  “我……我没事。”顾介甫像是被叫醒,抬头,眼神却不敢看太太,歪到一边去。
  “既然无事就好。”崔氏欢喜起来,看了看门口两个持着长枪看守的士兵,心里石头落地,虽然两人没什么感情了,但毕竟多年夫妻。
  “老大,你怎么不对劲?”顾老夫人敏锐看出了不对,左右审视顾介甫,“既然不是你的,那是谁的?”
  “是……”顾介甫顾左右而言他,为难不已,半天才答,“是……”,他说不出来,看了看崔氏。
  崔氏愣神:“是我爹?是我大哥?!”
  “不是。崔阁老好好的,大舅哥还怒斥了皇……”顾介甫将那个称呼咽了下去,“是兰陵那孩子。”
  今日朝堂,三皇子拿出圣旨要登基,群臣激愤,卢兰陵当堂辩驳,慷慨激昂,至死不从,触柱忠孝而亡。
  顾介甫和崔家、卢家都有官员在朝中,当朝收敛了尸首,但因戒严的原因无法跟着车辆去卢家,只能各自回家。
  崔氏还没听完一下就晕了过去。
  家里人手忙脚乱去喂水、抬人,顾一昭冲到门口跟两位兵丁交涉,才请来了郎中,给崔氏施针救了她。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