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1 / 3)
她心里一急,示意一个脸熟的学生接过任务,然后确定了目光所及之处的郭瑞带着两个孩子,便义无反顾地追了上去,“霞章——”
好在,带走霞章的那人似乎也没想动粗。听到文薰的喊声,他稍作回头,便在月台上停了下来。文薰松了口气,却没多想,只是握住了挣脱掉他的束缚逃回来的霞章的手,把他护到身后,“你是谁,你要干什么?”
这人抬起帽檐
,露出整张面容,表情还算和煦,“弟妹。”
文薰仔细端详着他的脸,突然想起来那年在瑞芬的儿子复琦的满月宴上,见过这位。
印象里是渝城叔伯家的三哥。
她咽了口唾沫,礼貌喊道:“三堂哥。”
莫家堂哥朝她点了点头,道:“我带霞章回家看看。”
霞章一听,语气发急,“我不回去,我已经不姓莫了,我现在姓朗。”
堂哥一听,便舔了舔后槽牙,气笑了,“你小子,就是爱故意惹我生气。”
他不再跟霞章这个混球说话,而是对着文薰晓之以情,“弟妹,我们家也知道大侄女跟着你姓朗。没关系,反正你们还会有孩子,我们家也不在意这个,你不用怕。”
霞章迫不及待地喊出:“我和文薰不会再生了!我们只有唯一的女儿华平。”
堂哥深深地看了他一眼,他的忍气功夫不错,这时也没透露出半点狰狞,而是很讲道理地劝道:“霞章,别说胡话。你父亲很想你,我父亲也想你。临时大学不是一个好待的地儿,你听话,跟我们回渝城。金陵的书库都被我们运来了渝城,你要读书做学问,渝城会是一个很完美的地方。”
“再完美我也不去。”霞章的态度一如既往,说出的话也是掷地有声,“我是金陵政府教育部聘请的大学教授,我有政府盖函的文书,哪怕是宁怀远来了,都不能强迫我。”
他激动地要往前冲,文薰赶忙拦了一下,又对莫家堂哥道:“三堂兄,如今国家情况危急,我们也只是想为国尽一份力。”
堂兄不言,打出最后一张感情牌,“你母亲至今还在金陵等你,你不想回去看看吗?”
“我不去。”莫霞章说完,把头一偏,狠心道:“我从来都不怀念那个家!那对于我来说,是一个吃人的地方。”
堂兄终于怒了,“莫霞章!”
霞章反口回到:“你也可以不叫我这个名字!早有族兄来闹事的时候我就说过,我宁愿不要姓莫,宁愿不要叫莫霞章,我也不再回莫家。莫家不把我当人,我也早就不是莫家人!”
车站人来人往,毕竟不是适合硬来之地。
堂兄稍微整理了帽子,走之前,深深地看了他一眼:“你好自为之!不要趁着年轻,就尽兴地去做会让自己以后后悔的事。”
后悔吗?霞章倔强地想:他一辈子都不会后悔。
第85章 衡山脚下
衡州离潭州不远,文薰和霞章带着学生们乘坐火车赶去,由已经到任的临时大学文学院院长伏建高先生迎接。
到校后,霞章还见到了他的两位老师:倪先生和焦先生。
临时大学在潭州,于岳麓山下求学;文学院搬来了衡州,又得以在衡山脚下安置。衡州市政府特别借来南岳圣经学校的校舍给临大的师生使用,当地市政主席更是亲自前来迎接这批师生,还连声道:“衡州条件不好,比不上潭州,更比不上北平,委屈大家了。”
文薰觉得这位主席太过谦了,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腾出这么一座漂亮的,宽敞的,依山傍水的,风景优美的学校给学生们学习,在经历了一路的颠沛流离之后,已是十分难得了。
有位叫李家本的学生更是玩笑道:“湘南可是个好地方,人杰地灵,衡州更甚。咱们一路从北平过来,虽不恰当,可也算是体验到了古人的流放之路了。想当年,瘴气未除,也不发达,那群古人们都能做出惊天动力的诗书作品,如今我们也正处于家国临乱,有感而发之际,同学们,还不拿出点手段,多多钻研写作,也好后世留名?”
他既然这么开口,便有人配合,“你这个思考问题的角度值得一赞。我之前只想着自己正经历着晋人、宋人南渡的命运,从未想过这也是一场别致的文化之旅。流放,流放,我只知道衡州有寇准来过,又是朱熹讲学之地,再有刘禹锡的一句‘衡山苍苍入紫烟’。欸,刘禹锡被贬过衡州吗?” ↑返回顶部↑